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羟胺及其盐是一类重要的化工中间体,有着广泛的用途,特别是传统上硫酸羟胺、磷酸羟胺等大量地用于酮肟(主要是环己酮肟和丁酮肟)的合成;硝酸羟胺用于核工业和军工业。目前生产羟胺盐的较成熟工艺主要包括催化还原法和电解还原法等。这些生产工艺经多年不断改进,至今仍存在回收催化剂的成本较大或严重危害环境等缺陷。为了寻找新的羟胺盐的生产工艺,本文提出了先由催化氨肟化工艺不使用羟胺盐廉价地生产酮肟,再利用由羟胺肟化的逆反应——酮肟在酸性溶液中水解制取羟胺盐的新思路。研究先着眼于常压下酮肟水解反应的各工艺条件的优化;再转向研究反应的平衡常数等热力学规律;进而提出并尝试了添加溶剂法与减压蒸馏法以加大反应的进度;进一步改进了减压蒸馏工艺。本文研究了常压下酮肟在酸性水溶液中的水解反应,考察了酸的种类、酮肟的种类、加料方式、酸肟比、盐酸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酮肟转化率以及酮和羟胺盐的选择性的影响,确定了较优的工艺条件为:使用丁酮肟与盐酸反应,一次性加料,盐酸与丁酮肟摩尔比为1.5,盐酸质量浓度为15%,反应温度82℃,反应时间1小时。对应的丁酮肟转化率为7.329%,丁酮选择性为74.45%,盐酸羟胺选择性为96.43%。分别测定了常压73℃和83℃下丁酮肟在盐酸中水解达到平衡时各原料和产物的浓度,算得两个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0.002033和0.003290,最后得出平衡常数KΘ与随温度T的关系式为:l nKΘ= ?5930/T+10.94。据此可以断定常压下该反应的限度及其可增大的程度都很小。通过分析各种可能促使平衡移动的工艺条件,提出并尝试了添加溶剂法和减压蒸馏法以增大反应进度。结果表明,添加溶剂法在促使原料转化的同时不能有效地减少副反应进行,因此不宜采用;而减压蒸馏法在不断促进原料转化的同时有望减少副反应的进行,但该方法使用负压造成了较大的物料损失。相比于添加溶剂法,减压蒸馏法更具有应用前景。以环己酮肟为反应原料并安装洗气装置以改进减压蒸馏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反应过程中酮和酮肟的相对损失有所减少,但仍存在酮肟转化率低和酮的回收不足两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反应工艺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