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旅游资源是随生态旅游的兴起而出现的新概念,具有其独特性,它是吸引生态旅游者回归大自然的客体,又是生态旅游活动得以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旅游最突出、最具吸引力的一个特点是它将资源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对当地社会文化的尊重和当地获得的经济收益相结合,从而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安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地处晋、冀、豫三省交汇处,乃中原腹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主要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历史古迹类、宗教建筑类景观等。其中,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数量少但品位高,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数量多,文化内涵丰富,开发价值也高,只是显得有点零碎。以系统论、生态伦理学、可持续发展为理论基础,针对安阳市生态旅游资源特点,分析安阳市生态旅游资源状况及其面临的挑战;选取安阳市11处(点)国家级生态旅游景点,采用点状分布的测度方法,并利用β指数、γ指数、平均路径长,得到安阳市生态旅游空间结构特征,即:数量空间结构上是集聚型的,景点集中程度紧凑但规模小;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占绝对优势,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比较欠缺,资源类型组合缺陷明显,地域组合较差。通过建立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安阳市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殷墟综合价值最高,第二、三位是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红旗渠、太行山大峡谷,第四、五位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羑里程遗址和小南海石窟,第六位是岳飞庙,第七位是国家森林公园,综合价值后四位是宗教类资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安阳市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