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MHCⅠ类分子cDNA克隆及其基因组结构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h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深入研究鸭MHC分子,本研究根据人,鼠,鸡等的MHC I的序列比对设计了一对简并引物,之后进行RT-PCR扩增了一段鸭的MHC I类分子α2区基因(Anpl-MHC I),然后利用这一段已知基因设计引物,结合3′-RACE和cDNAPCR Library方法克隆了Anpl-MHC I基因,并对其基因组结构进行了分析。Anpl-MHC I基因共编码344-355个氨基酸;基因组由八个外显子和七个内含子组成。根据遗传关系,克隆得到的6个Anpl-MHC I cDNA序列可以分为4个类型(Anpl-UAA—Anpl-UDA)。采用Wu-kabat的方法分析显示在多肽结合区域内有28个高置换率的氨基酸位点。Anpl-MHC I的氨基酸序列中保留了人HLA-A2与抗原多肽结合的8个关键性氨基酸,其相互间的同源率为83.6%-88.5%,与鸡MHC I(B-FIV21,B-FIV2,Rfp-Y)的同源率为55.2%-64.6%,与哺乳动物MHC I的同源率为40.3%-42.8%。这表明与鱼类、鸟、蛙相比,Anpl-MHC I更接近于人的MHC I序列。与人HLA-A2多肽结合区域的晶体结构比较,Anpl-MHC I共有4个区域有插入和缺失变异。MHC I的分子进化树揭示了鸭与其它动物间的进化关系。巢式PCR检测Anpl-MHC I在脑、心、肾、脾、肠和法氏囊中都有表达。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鸭MHC分子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为探讨影响酒石酸泰万菌素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本研究采用鸡肝原代细胞模型、Caco-2细胞模型和小肠灌流模型,体外研究酒石酸泰万菌素代谢消除和吸收转运。并通过抑制CYP3A
随着我国养羊业集约化的不断扩大,羊群疾病发生的种类在不断增加,近年来,出现的羊的一种新的疾病给规模化养羊场造成了巨大损失,对养羊业造成了严重威胁。该病主要表现为咳嗽
鸡球虫病是严重危害养禽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传统的防制办法还存在许多问题。DNA疫苗是一种新的生物技术疫苗,具有可靠的安全性、高稳定性、能诱导机体产生全面的免疫应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