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DA)常引起延迟、逃避就诊等不良后果,妨碍口腔治疗,对患者和医生造成负面影响。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牙科焦虑症对牙病患儿的诊治影响更大,口腔医生需要采用一种简单而迅速的测量工具对此类患儿进行筛查,从而进行针对性的行为诱导,使治疗顺利进行。儿童畏惧调查表—牙科分量表(Childrens Fear Survey Schedule—Dental Subscale,CFSS—DS)是目前国外在儿童牙科焦虑症测量中验证较好的一个量表,国内尚未见验证报道。该量表是以家长代填或年长患儿自评的形式进行。目前尚缺乏一种能对年幼患儿焦虑水平进行直接评估的有效工具。2007年,国外首次提出适用于年幼儿童自评的改良儿童畏惧调查表—牙科分量表(Modified CFSS—DS)。本实验拟引入该量表的中文版,并修订后应用于临床。
目的:①通过对改良CFSS—DS的验证研究及其性质的考评,评价该量表的信度、效度,为其在中国儿童人群中的合理有效应用提供理论依据。②应用改良CFSS—DS对儿童口腔科患儿进行测评,获得有效数据,探索儿童牙科焦虑症的发生和发展趋势,指导儿童牙科焦虑调查临床研究的开展。③为了解儿童牙科焦虑水平与临床行为表现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因素,对同一儿童人群中应用改良CFSS—DS与《Frankl行为量表》进行测评,通过数据分析内在因素,为儿童牙科焦虑症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理论指导,促进牙科焦虑患儿就诊及口腔治疗的顺利开展。
方法:①按照西方量表译本评价和修订的标准化程序,对CFSS—DS进行翻译、回译、文化调适和改造,建立中文版改良CFSS—DS;采用该量表和改良CFSS—DS(家长版),对311名口腔门诊儿童进行牙科焦虑的验证测评,进行统计学分析,考评量表的信度和效度。②使用已经过考评的改良CFSS—DS对口腔门诊简单随机法选取的儿童患者开展横断面调查,调查儿童口腔门诊患儿牙科焦虑的程度和分布状况,获得儿童牙科焦虑症发生和发展的有效数据。③采用改良CFSS—DS与《Frankl行为量表》在医院选取5至12岁、无认知障碍的患儿775名进行儿章牙科焦虑症调查,录像记录临床行为,以探讨儿童牙科焦虑水平与临床行为表现之间的关系。同时陪同家长完成一般情况及儿童牙科焦虑症相关事件调查问卷,筛查与之发生和发展相关的影响因素。
结果:①调查367名患儿及家长,回收有效问卷311份。改良CFSS—DS量表信度分析显示: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87;重测信度为0.72。因子分析提取的4个维度显示,量表存在预想的连带关系和逻辑关系。条目与所属维度的相关系数在0.58~0.90之间。改良CFSS—DS量表得分与家长版CFSS—DS量表得分、患儿Frankl临床行为分级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0.411(p<0.001)。②改良CFSS—DS平均分为33.68±12.24,随着年龄增长改良CFSS—DS得分有下降趋势,但不同性别得分无统计学差异。得分最高的条目分别为“拔牙”、“牙钳”、“透不过气”、“钻牙”、“打针”等侵入性治疗项目。③合作组与不合作组的改良CFSS—D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患儿的临床合作行为与焦虑水平并非完全重叠,而呈交叉关系。家长的学历、患儿以往的不良就诊经历(如疼痛治疗史、强制治疗史)均与患儿的焦虑水平存在统计相关,牙科焦虑症可导致患儿延迟就诊。
结论:①成功建立了改良儿童畏惧调查表-牙科分量表(中文版),对该表的信度、效度进行验证,并对其科学性、可行性、心理测量学性质等进行考评,为我国儿童人群牙科焦虑症的研究提供了可信、有效的自评工具。②量表得分能反映患儿焦虑水平,儿童口腔门诊可见牙科焦虑症患儿,不同性别患儿焦虑水平无明显差异,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平均焦虑水平下降,口腔治疗项目相对一般医疗事件更易引起患儿的焦虑。③患儿的临床合作行为与焦虑水平存在相关性,亦受患儿年龄、性别等多方面的影响。牙科疼痛治疗、强制治疗的不良经历与儿童牙科焦虑症密切相关,可为今后牙科焦虑症的预防阻断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