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固定化微生物复合材料吸附Cr(Ⅵ)特性及机理研究

来源 :苏州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ror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生物炭--微生物为研究体系,以Cr(Ⅵ)为目标污染物,通过生物炭固定化微生物复合材料协同吸附Cr(Ⅵ)的效果和机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硝酸铁浸渍改性制备改性芦苇生物炭,改性前后生物炭形貌形态基本相似,Fe BC500表面粗糙且表面附着铁的氧化物。表明经硝酸铁改性后Fe元素成功附着于生物炭表面,硝酸铁改性增加原始生物炭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和孔体积增大,增加生物炭表面吸附点位,Zeta电位使表面正电荷增多;(2)酸性条件下改性前后生物炭对Cr(Ⅵ)的吸附效果更优;与BC500相比Fe BC500提高了Cr(Ⅵ)还原为Cr(Ⅲ)的能力,BC500和Fe BC500符合Freundlich方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主要为化学多层吸附。Fe BC500的吸附机制主要是改性生物炭中Fe3+作为电子穿梭体增强生物炭和Cr(Ⅵ)之间的电子转移,增强Fe BC500对Cr(Ⅵ)还原作用,其中Cr(Ⅲ)易表面带负电的生物炭发生静电吸附形成Cr(OH)3沉淀;低pH条件下能与HCr O4-和Cr2O72-以通过静电作用氢键形式结合。(3)对菌株C做常规生理生化实验得出结论:革兰氏染色、淀粉水解试验、柠檬酸盐利用实验、吲哚试验均为阳性;菌株C在50 mg/L的Cr(Ⅵ)溶液中能正常生理代谢,在100 mg/L的Cr(Ⅵ)溶液中中菌株C生理代谢能力减弱;当Cr(Ⅵ)浓度低于200 mg/L时,耐受性强,当高于200 mg/L时,菌株C几乎不生长耐受性弱;当Cr(Ⅵ)初始浓度为20 mg/L时,菌株C对Cr(Ⅵ)的吸附能力最高,24h可达到76.89%,72h时可达98.89%;当Cr(Ⅵ)溶液浓度大于200mg/L时,去除率只有5%左右;高浓度Cr(Ⅵ)可能对菌株C产生毒害作用,使其菌株C表面酶失活,细胞膜破裂等,抑制了菌株正常的生长作用,最终导致对Cr(Ⅵ)的去除率明显降低。(4)采用吸附法成功制备出CBC和CFe BC两种复合材料,根据SEM可以看出微生物成功附着在生物炭及改性生物炭表面,两种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变小,表面存在丰富官能团,零点电荷增加。当pH为3时CBC和CFe BC对Cr(Ⅵ)的吸附能力最高,此时吸附能力较强主要是生物炭的静电吸附作用,微生物因繁殖能力较弱提供作用较少;当pH为7时,CBC和CFe BC的吸附增强,结合OD600可知此时微生物繁殖能力强在复合材料中占主要作用。CBC和CFe BC两种复合材料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模型,主要为化学多层吸附。CBC和CFe BC两种复合材料吸附机理主要是复合材料表面官能团参与对Cr(Ⅵ)的吸附,XPS分析可知吸附过程中C=C被氧化成C-O和C=O,CFe BC表面官能团参与吸附过程,在材料表面检测到Cr(Ⅲ)的存在,表明铁改性生物炭复合材料将部分Cr(Ⅵ)还原成Cr(Ⅲ)。研究吸附过程中的复合材料中微生物与生物炭的占比问题可以得出结论,低pH条件下主要是生物炭的作用,高pH条件下主要是微生物的作用。(5)不同材料对土壤中Cr(Ⅵ)的修复实验表明:当添加量为6%时,生物炭、改性生物炭及两种复合材料对Cr(Ⅵ)污染土壤吸附能力均大于2%添加量,其中处理效果最好的是6%CFe BC,7d后的吸附能力为78.43%。
其他文献
手机等移动产品以及纯电动汽车的出现导致了对大容量储能器件需求的增加,而锂离子电池作为新型储能器件备受关注。石墨由于低成本及高稳定性,是目前锂离子电池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负极材料,然而石墨较低的理论比容量(~375m Ah·g-1)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寻找新型的负极材料是发展锂离子电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众多的材料中,Si及其氧化物(SiOx)因为极高的理论比容量被认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锂离子
随着工业发展的突飞猛进,水体镉污染现象日益严峻。生物炭和微生物吸附在含镉废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研究,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应用缺陷。研究表明,利用生物炭-微生物协同体系处理含镉废水可以弥补单一体系处理时的不足。然而,目前有关协同体系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缺乏对体系中的作用机理展开深入研究。因此,本文考查了三种生物炭的吸附特性,进而在此基础上、对比其与枯草芽孢杆菌联用形成的协同体系对含镉废水的镉去除能力差异,并深
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材料作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的第三代发光材料,与第一代传统荧光和第二代磷光材料相比,具有器件效率高、成本低和环保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目前,红光TADF OLEDs的发展远不如蓝光和绿光TADF OLEDs,并且红光TADF材料也比较稀少。因此,设计合成新颖的红光TADF材料是本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以二苯并[a,c]吩嗪(DPPZ)为受体的结
仪表作为数据显示和监控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特别是变电站等高压、高温、高辐射的环境中。变电站中存在大量指针式仪表和数显式仪表,人工读取仪表示数存在工作强度大、成本高、效率低、误差大等缺点,迫切需要研究一种智能无人值守的仪表示数识别方法。仪表图像处理存在仪表分类、表盘和指针区域检测困难、仪表图像预处理繁琐等问题,传统的仪表识别方法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基于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方法进行仪表示数图
随着工业的发展,人类社会发生巨变,带来的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不容忽视。本文关注酚类环境污染物的灵敏检测,电化学方法由于操作简便、响应速度快、选择性好和灵敏度高的优点,可用于酚类环境污染物的检测。金属有机框架(MOFs)具有晶体结构有序性、永久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和热稳定性等优良特性,是电化学传感领域极佳的电极修饰材料。MOFs材料还可以通过与其他纳米材料复合、煅烧改性的方式提高电催化活性。开发基于
随着电子商务大众化和快递市场的不断发展,现代物流中大量使用条形码记录物品的各种信息,获取物流不同环节的条形码信息是提高物流效率和管理的重要技术。受实际场景中物流产品体积和场地等因素的制约,需要两台相机叠加视场才能覆盖完整的物品,因此本文使用双目相机进行条形码识别。本文结合深度学习、数字图像处理等技术,建立了一套全场景条形码识别系统,实现对图像中多条形码的快速定位与识别。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由以下三个
由于多溴二苯醚对健康的不利影响,许多发达国家已禁止将这些化合物用作阻燃剂。因此,诸如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OPFRs)的替代化学品已成为流行的替代品,其使用量逐年升高且在环境中被频繁检测出,因此特别受到关注。本研究选取典型有机磷酯类阻燃剂磷酸三氯丙酯(TCPP),以模式生物斑马鱼(Danio rerio)作为染毒对象,系统地研究了TCPP是否会引起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及是否影响斑马鱼神经的正常发育和行
目前,相干函数法是研究地震动空间变化最常用的方法,各国学者提出了大量的描述地震动空间变化的相干函数模型。指代频率的1)与反映台站间距离的d为相干函数模型中的2个主要参数,其中,研究地震动空间变化的台站距离d的分布区间一般在几十米到几千米之间,距离d的范围和不同间距数量的选取影响着相干函数系数的拟合结果。譬如,由应单一台站距离d对应的相干系数,按照假定的相干函数数学模型可以得到各自的拟合参数;而将所
随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健康的生活环境的重要性。金属加工及电镀等环境污染高风险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重金属锌、镍、铬等化合物,极易会对地块周边土壤及地下水环境易造成污染。因此,确定地块污染程度,对地块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已成为目前研究热点。本文以苏州某电镀地块为研究对象,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地质累积指数法,评估土壤样品中8种重金属[As、Cd、Pb、Cu、Ni、Z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交通工程的快速发展,上跨下穿等交通工程建设时常出现,不同交通线路的交叉穿越问题已经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纵使工程技术和科技水平日益发展以及实际案例积累了大量经验,但由于不同地质条件、水文特征以及实际工程穿越工况的复杂性等原因,实际工程建设中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此研究新建隧道穿越既有建筑及构筑物所引起的土层位移和结构变形的影响就具有相应的意义及工程价值。本文以苏州某地区新建双线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