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的使用对个体健身行为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y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了西方健身观,重视起了以“健”为核心的健康,追求起了线条美,力量美和肌肉美,以减脂、增肌和塑形为核心的健身文化在中国悄然兴起并逐步发展起来。在网络社交飞速发展大背景下,除了传统的社交媒体以外,有社交功能的各类细分app也层出不穷,在健身界,社交媒体已然成为了健身者们关注健身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全民健身”的目标,探究社交媒体的使用与用户在现实生活中的健身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找出影响健身行为的主要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从计划行为理论中的感知行为控制角度出发,以问卷调查形式调查了302名健身者,并与其中三位进行了深度访谈。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的使用能够正向预测健身行为的积极改变,接触他人健身展示频率越高、在相关群组内互动越积极、获得的健身资源越多,个体健身行为的改变就越积极。在决定是否采纳积极的健身行为的过程中,“削弱感知个人阻碍”是最具解释力的影响因素,而“替代性经验”则具有较强的预测力。个体使用社交媒体关注健身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衡量行为的投入成本与预期收益的过程。“感知个人阻碍”是个人感知到的健身行为的成本,而“替代性经验”会影响个人对于实现自己健身成效的信心,即感知到的预期收益。总的来说,实现预期收益的信心越高,产生的行为驱动力越高;行为成本越低,则执行门槛越低。而由于社交媒体的互动性、内容的多样性及内容生产主体的复杂性,在使用社交媒体关注健身过程中产生的“言语说服”并不能很好地预测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健身行为。此外,行为的成败经验、使用社交媒体关注健身信息的时长、性别、年龄以及收入水平也被证实会令个体健身行为的影响因素出现差异。
其他文献
腐败问题由来已久,反腐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党自建立之初,反腐工作便从未间断。十八大以来展开的反贪风暴,由于其数量之多、力度之大,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议题。
期刊
随着城市地铁轨道交通风驰电掣般的发展,相伴而生的地铁报开始作为全新的报纸业态活跃在城市报业之中。世界图像时代的到来要求新兴的地铁报主动适应新的传播语境下读者阅读方
如今,创意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热门词汇。只有创意,才能打造特色和个性化,以吸引更多的关注并扩大影响。由此,创意产业也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意产业的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