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内法规是“党之重器”,是约束党员权力的“制度之笼”,其生命力源自实施。党中央在加强党内法规体系建设过程中提出,到建党一百周年之际需要形成高效的党内法规实施体系。提出这一目标不仅是党内法规“四梁八柱”体系初步建成后,对体系化的党内法规加以贯彻落实的必然结果,也是党实现党内治理法治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新发展阶段中,用好党员同志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促进国家稳步发展和社会有序进步就显得至关重要。党内法规的核心作用是规约权力,而党内法规实施体系就是激发党内法规约束力的能量之源,也就是说,党内法规是否能在全党成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强约束,发挥制约权力之应有作用,关键在于其实施体系运行是否高效化和科学化。党内法规实施体系建构与完善的逻辑,既包括学理逻辑,也包括实践逻辑。首先,本文以法理学为出发点,以剖析党内法规属性和解构党内法规实施的基本架构为基础,建构党内法规实施体系的基本理论框架。其次,以实践为落脚点,结合各省一级纪检监察机关网站的反腐专栏中公示的案例,研析党内法规实施体系运行存在的不力样态及成因,归纳总结提升党内法规实施体系运行效能的“四大模式”即,“自律型遵规守规”模式、“法治精神引领型执规”模式、“内外联动型督规”模式和“党规引导权利救济”模式。最终,形成了从理论中来,回归实践中去的研究逻辑闭环,试图提出完整的、可操作的建构和完善党内法规实施体系的现实进路。本文主要分成三个部分:分析党内法规实施体系基础理论、研析党内法规实施体系运行问题及成因以及探析党内法规实施体系效能提升路径。第一部分为第一、二、三章,主要说明党内法规实施体系的研究背景、意义及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继续分析党内法规、党内法规实施的基本理论构成,进而得出党内法规实施体系的基本理论及其基本结构;第二部分为第四章,主要讨论党内法规实施体系运行存在的不力样态并从静态构成要素维度剖析其运行不力的原因。第三部分为第五章,主要试图探讨完善党内法规实施体系的实践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