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分析采用Amplazter封堵器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两种方法对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疗效、安全性和费用.结论介入治疗的成功率稍低于外科手术,但两组残余分流率相同.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外科手术,采用介入治疗方法可减少患者的输血量和住院时间,但介入治疗的费用高于外科手术.如果Amplazter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的价格降低,可使更多的ASD患者受益.目的评价多孔型房间隔缺损(ASD)及复合畸形介入治疗的可行性.结论:对于解剖条件合适的多孔型ASD,可用一个封堵器完成封堵术;合并的复合畸形,可以通过一次性介入治疗完成矫治.对于多孔型ASD患者,术后应该按时、长期随访.目的:评价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房间隔缺损患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结论:ASD封堵术和其他介入治疗可以安全地用于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的ASD患者,术前的相关检查有助于制定合理的介入治疗顺序,注意观察合并高血压者术后血压的变化.目的:评价中老年ASD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提出中老年ASD患者冠脉造影的指征.结论:ASD患者冠脉供血类型构成无特异之处,右冠脉粥样硬化病变病变检出率同左冠前降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略高,但有待更多病例进一步证实;50岁以上,有高血压病史、特别是同时合并糖尿病和或高脂血症者有冠脉造影指征.目的:应用电子束CT(EBCT)观察Amplazter房间隔封堵器植入后形态变化.结论:EBCT是一种良好的评价方法,能够直观、准确观察到封堵器的各径线、形态和空间位置的变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