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杆菌介导茄子转基因体系的建立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pp6855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是我国重要的蔬菜经济作物。因栽培方式及市民消费习惯的变化,对茄子品种的特性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由于常规育种进展缓慢,促进转基因技术在茄子上的应用迫在眉睫。建立高效的茄子转基因体系是茄子基因工程育种的关键。本研究在课题组已有的茄子高效再生体系的基础上,选择7份遗传背景差异较大的茄子材料,用含pHB表达载体(含GUS基因和HPT基因)农杆菌GV3101菌株侵染外植体,使用含有Hyg B的培养基进行筛选培养,筛选出了适宜茄子的转化条件,为基因工程技术改良茄子性状、品质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农杆菌介导的茄子转基因体系(1)筛选剂Hyg B浓度为50 mg·L-1时,能够有效区分转化细胞与非转化细胞;抑菌剂Cb浓度为300 mg·L-1时,能有效抑制转化过程中农杆菌的生长与繁殖,且不影响外植体的生长与分化。(2)茄子子叶转化效果明显好于下胚轴,更适合作为转基因体系的外植体。(3)外植体预培养1至3 d,对茄子转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预培养2 d时,试材外植体的抗性愈伤百分率最高,转化效果最好。(4)侵染菌液OD600为0.6时,室温、避光条件下侵染外植体15min,黑暗条件下共培养4 d时转化效果最好。同时,在侵染菌液、共培养培养基中AS浓度为100μmol·L-1时,对茄子的遗传转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5)延迟筛选过程中外植体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情况均好于直接筛选,是更为合适的筛选方式。2.获得茄子转基因体系最佳受体本试验共获得7株Hyg B抗性植株,经PCR检测、GUS组织染色鉴定,确认外源基因已成功转入植物基因组并能够稳定表达,且未获得假阳性植株。茄子的抗性愈伤百分率与获得植株数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140号试材获得3株转基因植株,转化率高达10%,是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佳受体。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近年来由于产前使用类固醇,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恰当的呼吸机应用及护理,改善营养和其他干预措施,早产儿的存活率显著增高,但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网络流量呈现视频化趋势,视频内容混杂化使得某些特殊视频充斥其中,影响了社会公共安全。然而,作为过滤主要手段的内容识别算法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传统
社区治理的最终形式是社区自治。可以说,社区自治就是社区发展的目标。目前社区自治发展到多元主体介入的新阶段,而老旧小区还停留在缺少业主委员会,居民大会等主体方的尴尬
幼儿期的自信心水平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如果幼儿自信心发展不足,会对儿童的当下生活产生消极影响,从长远来说,也会对他们的心理和社会性发展有不利影响,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家庭相关因素对幼儿的自信心发展有影响,但是,两者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尚待研究,因此,本研究决定对幼儿家庭支持和自信心水平的关系进行研究,起到通过提高幼儿家庭支持的水平来提高幼儿自信心的作用。本研究采用改编问卷《学前儿童家庭支持调查问
机制山砂具有棱角多、带裂隙、针片状含量高,比表面积大、含泥量和石粉含量高等特性,这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强度产生了一定影响,特别是在高强混凝土方面,强度和流变性能成为了主要的矛盾体。考虑石粉含量的特点,利用机制山砂配制出一组高强混凝土,利用基本的高强混凝土配合比,研究石粉含量对高强混凝土的的和易性以及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测得轴向力作用下各石粉掺量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拟合出其上升段曲线,与规范的
针对目前日益严重的裂缝性油藏油井水淹的状况,以淀粉、烯丙基单体以及实验室自制的成胶控制剂为原料,开发出淀粉-烯丙基单体接枝共聚水基凝胶化学调剖材料,对其流变性能进行
伴随我国住房改革政策地不断深入开展,房地产行业逐渐发展壮大,行业集中程度越来越高,房地产行业的竞争也变得激烈起来。营销工作是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自然受到开发商们的重视。虽然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力度加强、市场制度渐渐完善,但很多房地产企业在营销管理方面的实力仍然薄弱,导致许多项目难以达到理想目标。因此,市场营销对于房地产企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能够帮助房地产
北方学院体育馆下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士框架结构,体育馆内的训练厅上空采用跨度为20.8m和21.8m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梁,屋盖是弦支穹顶钢结构。本工程跨度大、空间结构标高复杂,
本研究选取曲棍球运动员情景下某一进球的技术动作为呈现材料,通过对曲棍球训练中的观察,对影响曲棍球守门员的因素进行量化分析进行实验。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
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随着地球温度的上升和极端天气的频发,国际社会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谈判持续升级,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局面不断更迭。当下国际社会应对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