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植物意象翻译——以概念隐喻为基础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tia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婉约词因其细腻含蓄的风格,广受历代文人喜爱。婉约词众多的植物意象如“落花”“垂柳”“草”,极富内涵。词人利用这些意象营造意境传达主题。意象是诗歌的灵魂,而意象对正确理解婉约词尤为重要。  现在翻译到各国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日益增多,其中古典诗词占较大比例。翻译本质是一种文化交流,而非语码转换。但源语言中诗词意象易遭到来自不同文化中的目标语读者的误读和忽视。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译者需深入研究意象的深层含义,并采用适当方法翻译。  乔治·拉考夫和马克·约翰逊在其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出概念隐喻的理论,为宋词植物意象的理解和翻译提供新的视角。他们认为概念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法,更是一种认知方式,基于生活经验通过不同语义间映射实现的。  因此诗歌意象作为客观世界和内心融合的产物也是隐喻性的。本文借助概念隐喻机制研究植物意象的隐喻意义。然后基于研究结果通过分析宋婉约词译本总结出适合不同隐射情况的翻译方法。  以乔治·拉考夫和马克·约翰逊的概念隐喻为理论指导,利用映射,语域,相似性的机制,分别从动态与静态的角度,分析出宋婉约词中常见植物与人,爱和事物之间的隐喻联系。在此基础上,研究许渊冲为主的宋婉约词译本中对于植物隐喻意象的处理,总结出适合婉约词隐喻意象的翻译方法。  文章基于乔治·拉考夫和马克·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本文的主题,结构和隐喻理论。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主要介绍概念隐喻研究,隐喻翻译研究,植物意象研究,宋词译本。第三部分详细介绍概念隐喻。第四部分介绍宋婉约词,意象以及宋婉约词中的植物意象。第五部分总结适用于不同隐射情况的翻译方法。第六部分是结论部分。  目前有很多有关诗歌隐喻意义的文献著作,但有关宋词植物意象的隐喻意义及翻译方法的文献著作还为数不多。论文探索关于宋词意象翻译的新领域,希望对于宋词和其他古典诗词翻译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十九世纪美国文学界出现了很多伟大的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就是其中一位。他一生著述颇丰,其作品技巧精湛、主题多样、意蕴深刻、视野广博,时刻关注人类命运和社会发展,表现
“垮掉的一代”是一个独特的战后文学流派,它是后现代主义和嬉皮士运动的先驱。它自从出现以后就受到任何其他流派都未曾遭遇过的赞誉和抨击。艾伦·金斯堡来自于一个俄裔美国
简·奥斯丁是英国十九世纪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其作品以布局精巧、情节紧凑、主论鲜明著学。奥斯丁通常被认为是英国硕硕史上第一硕以女性眼光关注女性成长的作家,她论创了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