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不同来源产妇在母婴健康上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同时分析影响产妇进行产前检查的社会经济因素;为改善外来流动人口的产前保健现状,制订有效、可行的措施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政策建议:(1)建立多方筹资机制,增加对外来立妇在围产期的经费投入;(2)强化社区在健康服务中的作用,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建立以现居住地为主的管理模式,并将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纳入流入地孕产妇保健范围;(3)探讨医院产科的服务方式,增加基层卫生保健机构妇幼卫生服务提供方式的可能性;(4)开展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并对外来立妇实行妇幼保健保偿制;(5)严格规范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取缔非法接生;(6)对社区的孕产妇广泛开展围产期保健的健康教育;(7)努力建立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8)在分娩产妇中切实贯彻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改革以户籍为主的计划生育管理模式;(9)理顺外来流动产妇社区化管理体制,争取得到各级领导的具体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