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初期牺盟会的民众动员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jgxyj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北事变以来,日本侵略中国的态势愈益严重。在中华民族最危急时刻,在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政策号召下,在阎锡山保晋大业的忧虑中,牺盟会(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的诞生书写了抗日救亡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从1936年9月成立到1940年结束,牺盟会已距离现今七十年有余,历史已然远去,但牺盟会的方方面面依然值得研究。本文相对简要地描述了牺盟会成立的历史背景及牺盟会的诞生,着重于探讨牺盟会在抗战初期的民众动员及其方法机制。在抗战全面爆发之际,牺盟会派出临时村政协助员与特派员扎根农村基层,展开抗日救亡宣传运动,使得空室清野、防毒除奸、减租减息、合理负担、建立新军决死队、团结各群众团体等各项工作逐步深入和落实。牺盟会工作卓有成效,其要素在于民众动员的机制方法:形式多样的动员宣传、深入贯彻的干部训练和培养政策、公开与秘密相结合的敌区工作组织形式。这些方法使得抗日救亡意识深入人心,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补充抗日力量,争取和团结了大量民众加入抗战队伍。除此,牺盟会能够提出适时灵活的战略政策,秉持艰苦奋斗优良深入的工作作风,将反思与检讨作为每日工作的必经程序也是牺盟的成功之所在。牺盟会作为中国共产党和阎锡山建立最早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较为出色地完成了历史所赋予的光荣使命。
其他文献
语言习得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基础。克拉申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能力泡括使用外语的能力),主要不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而是习得的。”学习英语指的是学习语音、词汇、语法、句型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