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病史资料中具有诊断意义的因素进行分析并赋值,找出敏感度与特异度均较高的赋值方式,为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提供量化的诊断标准。方法:对5181名患者的年龄、性别、地区、病程、既往史以及超声等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各因素与良恶性的相关性及其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对所有相关因素进行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进入方程的因素反复赋值并对每种赋值方式作ROC曲线,求得每种赋值方式的敏感度与特异度,找到使敏感度与特异度均较高的赋值方式作为甲状腺结节的量化诊断方法。结果:应用spss19.0对进行研究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各个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年龄、职业、既往史、病程、超声各因素在良恶性诊断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对有统计学差异的各因素进行无差异性赋值后进行逐步后退logistic回归分析,进入方程的因素为年龄、病程、既往史、职业,形态、边界、性质、钙化、血流、回声、大小、数目、淋巴结,回归方程为Y=-3.012+0.663*年龄+0.259*既往史+0.246*病程+0.224*职业+1.165*回声+1.185*形态+0.598*钙化+0.697*性质+0.485*边界+0.524*血流+0.207*淋巴结+0.478*大小-0.452*数目,Hosmer和Lemeshow检验x2=14.844,P=0.062>0.05,模型拟合良好。对预测概率作ROC曲线得AUC=0.814,以P=0.341为界点,敏感度=75.0%,特异度=75.1%。删掉尚有争议的因素数目,对各因素总分作ROC曲线,AUC=0.793,以4.5为界点,约登指数最高时,敏感度=75.7%,特异度=71.5%,诊断符合率为80.3%。对进入方程的危险因素作有差异赋值,现得到的最佳赋值方式为:年龄(≥40岁、<40岁:0、1),病程(≥1年、1月-1年、≤1月:0、1、2)、既往史(甲状腺+乳腺结节+高血压病史、无以上病史:1、0)性质(囊性囊实性、实性:0、3),边界(清、不清:0、3),形态(规则、不规则:0、4),钙化(无、粗大钙化、微小钙化:0、2、4),回声(正常或高、低:0、4),结节内血流(不丰富、丰富:0、3),大小(≥1cm、<1cm:0,1),淋巴结(有异常、无异常:1、0)。此种赋值状态下,AUC=0.806,以8.5为诊断切点时,约登指数最高,敏感度=75%,特异度=76%,诊断符合率为80.3%。结论:1.本研究是国内外首次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病史资料及超声各因素赋值,通过统计学方法得到一种量化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新的诊断标准。2.单因素分析中,年龄、病程、职业、既往史、结节大小、结节数目、回声、钙化、形态、性质、血流、边界、大小、淋巴结都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有关。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可得,年龄、病程、职业、既往史、回声、钙化、形态、性质、血流、边界、大小、淋巴结都是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独立影响因素。4.病史资料中年龄、病程、职业、既往史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有一定价值,但价值较低。5.超声各因素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6.综合病史资料中年龄、病程、职业、既往史及甲状腺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进行回归分析,比单独超声分析能更早的发现甲状腺恶性结节并及时治疗,提高甲状腺恶性结节诊断率及改善预后。7.对各独立影响因素有差异赋值能比无差异赋值更好的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赋值方式为:对各因素反复赋值并作ROC曲线,得出以下赋值时AUC与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有诊断意义。年龄(≥40岁、<40岁:0、3),病程(≥1年、1月-1年、≤1月:0、1、2)、既往史(甲状腺+乳腺结节+高血压病史、无以上病史:1、0),职业(无、有:0、1),性质(囊性囊实性、实性:0、3),边界(清、不清:0、3),形态(规则、不规则:0、4),钙化(无、粗大钙化、微小钙化:0、2、4),回声(正常或高、低:0、4),结节内血流(不丰富、丰富:0、3),大小(≥1cm、<1cm:0,1),淋巴结(有异常、无异常:1、0)。此种赋值状态下,AUC=0.806,以8.5为诊断切点时,约登指数最高,敏感度=75%,特异度=76%,诊断符合率为80.3%,敏感度与特异度均较之前无差异赋值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