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化学方法的含铅污泥减量化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e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蓬勃发展和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持续进步,近年来我国的污泥产量逐年增加。如何进行污泥的减量化以及最终妥善处置一直是近年来的热点问题。在铅酸电池行业的废水处置中,常常使用PAC、PAM、明矾等絮凝剂沉淀废水中的铅等元素,在废水处置完毕后将会产生大量的含铅污泥,含铅污泥作为一种危险废物,可对环境产生严重破坏,然而,目前对这种含铅污泥的减量化研究仍然较少,含铅污泥的减量化技术要点与减量机理尚不明确。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以铅酸电池厂从浓缩池取出的含铅污泥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一、不同调理手段对含铅污泥减量化抽滤工艺的影响。分别采用过氧化氢调理、芬顿调理、电化学高级氧化法调理对污泥进行预处理,然后使用机械抽滤对污泥进行脱水减量,发现为了使污泥的减量程度达到最高,使用过氧化氢调理时30 wt.%H2O2溶液投加量最佳应为5.00 m L/100 m L污泥,使用芬顿调理时在30 wt.%H2O2投加量为3.33 m L/100 m L污泥的前提下,预先需给污泥调节的p H最佳值应在2左右,使用电化学高级氧化法调理时最佳的调理条件是预先将污泥的p H调节在3左右,并且在调理电压为4.5 V的情况下电解12 h。在这三种调理情况下,与污泥未调理直接抽滤的对照组相比,污泥泥饼的减量程度分别为23.56 wt.%、47.18 wt.%、74.90 wt.%,抽滤后泥饼的含水率从对照组的90.11 wt.%分别降为88.75 wt.%、83.23 wt.%、79.39wt.%,污泥的黏度分别从对照组的18 m Pa·s分别降为7.2 m Pa·s、2.6 m Pa·s、2.7m Pa·s,抽滤后污泥泥饼的VSS/TSS从对照组的0.276升至0.298、0.449、0.409。另外,对抽滤滤饼进行形貌与SEM-EDS分析,发现单纯的过氧化氢调理或者电化学高级氧化调理不能完全破坏PAC、明矾等无机絮凝剂造成的絮体结构,而芬顿调理或电芬顿调理可以对整个污泥的絮体结构有更强的破解效果。二、芬顿调理对含铅污泥减量化电渗透脱水工艺的影响。采用芬顿调理对污泥进行预处理,然后对污泥抽滤后进行电渗透脱水减量,发现为了对污泥有更好的减量效果,在预先调节污泥体系p H值为3的前提下,需要添加的30 wt.%H2O2溶液为13.33m L/100 m L污泥。在此调理条件下,与污泥未调理直接进行抽滤、电渗透脱水的对照组相比,污泥电脱后泥饼的减量程度为66.20 wt.%,电脱后泥饼的含水率从对照组的80.45 wt.%降为71.48 wt.%,污泥的黏度从18 m Pa·s降至4.4 m Pa·s,电脱后泥饼的VSS/TSS从对照组的0.306升至0.384。此外,在最佳调理条件下,在芬顿反应过程中对污泥中H2O2浓度、亚铁离子浓度进行检测,发现反应30 min后H2O2的消耗量占总投加量的占比为55.62 wt.%,亚铁离子在芬顿反应未开始进行时浓度为1.39mg/m L污泥,在反应开始5 min后即无法检出。对电脱后的泥饼进行的形貌与SEM-EDS分析显示,单纯的浓硫酸调理不会使铝元素大量流失到滤液之中。在对污泥进行芬顿调理后的实验组的电脱泥饼表面结构更为不绵密,污泥中的无机元素更少。三、电化学高级氧化法调理对含铅污泥减量化电渗透脱水工艺的影响。采用电化学高级氧化法对污泥进行预处理,然后对污泥抽滤后进行电渗透脱水减量,发现为了使污泥最终减量后所剩泥饼的质量最少,需要预先调节污泥体系p H值为3,并且以4.5 V电压调理12 h,此时与污泥未调理直接进行抽滤、电渗透脱水的对照组相比,污泥电脱后泥饼的减量程度为77.08 wt.%,电脱后泥饼的含水率从对照组的80.45 wt.%降为71.26 wt.%,污泥的黏度从18 m Pa·s降至2.7 m Pa·s,电脱后泥饼的VSS/TSS从对照组的0.306升至0.452。此外,只改变最佳电化学高级氧化法最佳调理条件的调理时间,发现调理时间进一步延长到24 h,污泥减量程度反而下降到了58.20 wt.%。通过添加少量电解质如3.33 g/L Na2SO4、3.33 g/L Na Cl来加强电化学调理时的电流,发现与以5.0 V电压调理12 h但不添加电解质的对照组相比,污泥减量程度从对照组的39.23 wt.%分别变为了42.06 wt.%、38.65 wt.%。后续对泥饼的SEM-EDS分析发现电芬顿调理可以对电渗透脱水后的泥饼表面结构有更多破解作用,并且会使更多的无机物被溶于滤液之中。
其他文献
我国能源基地与负荷中心呈逆向分布,为满足能源送出、负荷中心电力供应等方面的迫切需求,适于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的常规直流输电技术得到大力发展。常规直流输电换流站作为典型的电力电子变换装备,其不同于同步机的装备特性为交直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众多新的动态问题,如常规直流输电系统小扰动稳定问题、受端电网电压幅值动态机理问题、电力系统动态过程中的逆变站控制性换相失败问题(控制动作后触发脉冲时刻变化导致的
二维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拥有丰富的结构和独特的性质,在微电子、光电子、自旋电子、催化以及储能器件等领域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VB族过渡金属硫化物为其中的重要组员,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质、多样化的磁性状态、金属性和高的化学活性等特点。此外,VB族过渡金属硫化物具有强的成分相容性,可以通过引入磷、银等元素扩展为多元层状材料,也可以通过层间引入铁、铬等元素形成超晶格结构,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其物理化学性质。然而
集成化、微型化、多功能,是光子学器件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目前,相比于成熟的集成电路器件,光子学器件在多功能、集成化方面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离标准集成化和大规模市场化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等离激元超表面吸收体(PMA,Plasmonic Metasurface Absorbers)作为微纳光子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因其优异的光场局域能力、电磁参量调控能力以及光热转换能力,有望在气体传感、红外探测和
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有许多偏远农村地区的发展中社区,电力供应不足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昂贵的建设投资和较高的能量传输损耗,不建议在这些区域扩建集中式发电的电力系统。然而,采用农村微电网(MG)供电,却是一种可行的选择。通常,这些偏远地区都有便于转换成电能的不同种类可再生能源(RERs),从而,可以将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DGs)作为农村微电网的主力电源。譬如,光伏发电(PV)就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大约有1%的人罹患此病。它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也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现临床上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药物主要有典型、非典型和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尽管它们对精神分裂症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如对阴性症状和认知障碍的改善无效或者效果甚微;以及存在与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如锥体外系副作用、高泌乳素症、体重增加、以及QT间隙延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清洁低碳且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成为了我国重要目标。水电能源对改善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规划目标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合理的对流域梯级水库群进行优化调度管理,是提高水能资源利用率、减少化石能源消耗的有效方式。流域梯级水库群优化调度运行受径流不确定性、电网稳定运行、防洪安全、供水需求等诸多因素影响,是一类具有不确定性的高维度、多目标、多约束复杂非线
二维材料,如石墨烯、二硫化钼(MoS2)和黒磷等,因其超薄、规则的结构和独特的光电特性而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与无机材料不同,有机材料具有质量轻、成本低、高柔性、可低温大面积制备、溶液法加工和可控的光电性能等无可比拟的优势,是下一代电子器件的良好选择。其中,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是研究有机材料光电特性的一种关键元件。最近的研究表明,有机场效应晶体管中的电荷输运过程仅发生在介电层与半导体层界面
反常能斯特效应与反常霍尔效应具有相同的物理根源,根据莫特关系可以将两者联系起来。相比于反常霍尔效应,反常能斯特效应对费米能级附近的信息更加灵敏。研究反常能斯特效应的调控机制,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反常输运效应的起源,目前有关调控反常能斯特效应的研究鲜有报道。近期,被实验证实为磁性外尔半金属材料的Co3Sn2S2,因具有众多奇异的物理特性而备受关注。Co3Sn2S2具有较大的反常霍尔效应,与体态节点线和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具有优越的光电性能,在高性能功能器件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如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LED)和光电探测器等。其中,二维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由于其独特的量子阱结构,相比于三维钙钛矿材料具有更大的激子结合能、更高的可调节性和更好的稳定性,在下一代光电技术的发展中将具有巨大的应用潜能。此外,二维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中新颖的光物理现象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自旋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