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tter方程在挡土墙被动土压力求解中的应用

来源 :河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gongdaxigong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挡土墙上的土压力是一个古老的课题,经典的库仑土压力理论和朗肯土压力理论,因其计算简单和力学概念明确,在土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经典的Rankine土压力理论和Coulomb土压力理论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滑裂面实际上并非平面,而是某种形状的曲面。实践证明,通常在计算主动土压力时,基本可满足工程精度的要求。但在计算被动土压力时,由于实际破裂面型式接近于对数螺旋线,计算结果误差较大,有时可达2-3倍之多;当挡土墙倾角大于填土摩擦角时,传统的Rankine土压力理论和Coulomb土压力理论就不再适用。另外倾斜面填土挡土墙被动土压力的研究不够深入,有限元法等数值方法计算量较大且不具一般性,这显然对实际工程应用来说不是很实用,因此,有必要根据工程实际,研究一种既能考虑破坏面又能考虑填土倾斜面特性的快速方便的方法。 本文以倾斜面砂填土刚性倾斜粗糙挡土墙为研究对象,对将Kotter方程在挡土墙被动土压力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弹性体应力连续方程,借助于基本的三角函数变换,直接推导出主被动状态下考虑土体平面倾角和土的黏性特性的修正Kotter方程;另外对修正Kotter方程在土力学理论中应用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分析。根据采用对数螺旋线破坏面计算挡土墙被动土压力通常更为准确的这一特性,利用修正Kotter方程推导出Terzaghi破坏机制下被动土压力大小和作用点的数值解答。为了更透彻地分析挡土墙土压力问题,本文进一步只对破坏面的形态做简单的假定,采用带参数的幂级数来逼近破坏曲线的切角方程,根据条分法的基本思想将破坏区土体划分成连续的三角形条块,在条分后的土体上应用修正Kotter方程,根据破坏区整体力和力矩的平衡、破坏曲线的一般要求以及挡土墙墙踵处土体微分体的平衡条件得出了一般条件下被动土压力系数和作用点的数值表达式。将本文理论结果和其他理论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研究各种因素变化对被动土压力系数和作用点的影响。 采用Kotter方程来研究挡土墙被动土压力可以考虑填土面倾角的影响;基于较少的破坏面假设条件,能直接给出破坏面上应力分布的显式表达式;推导过程清楚明了,容易编程实现且计算结果合理。因此本文提出的土压力计算方法能使挡土墙设计更安全合理。
其他文献
本文着眼于地下洞室工程当前的发展现状,针对信息化施工关键难题——信息反馈速度难以适应信息时效性的要求——进行系统研究,着力于寻求解决方案。本文通过大量的系统仿真试
随着高层建筑荷载及桥梁跨度的不断增加,对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桩径和桩长不断增大。但由于施工工艺的影响,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存在着桩底沉渣和桩侧泥皮过厚
世界上许多国家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已着手墙体材料的改革,逐步推动墙体材料的环保化。我国的政策导向也是禁用实心黏土砖,发展新型建材产品。速成墙板的出现迎合了时代发展的
大跨度结构作为一类新颖结构体系,其结构设计具有许多区别于传统结构的特点,特别是对风荷载的考虑,往往成为该类结构设计中的难点问题。由于大跨屋盖结构自身形状的多样性、
施工阶段的斜拉桥自立索塔尤其是钢塔,刚度小、阻尼低,对风的作用非常敏感,因此自立索塔抗风问题已成为施工阶段斜拉桥抗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索塔的抖振是由自然大气中的紊流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巷道稳定支护日益成为深部开采的一大难题。目前在众多煤矿的深埋巷道支护中,锚杆破断甚至支护体系失效等问题日渐突出。本文通过大量深埋巷道支护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或塑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or plastics,简称FRP)作为一种新型的补强修复材料,凭借其高强、轻质等优异材料属性,以及施工简便、不增加构件截面尺寸等诸多
断裂已经成为许多行业最为苦恼的问题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构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钢结构这一领域同样也不例外。在1994年北岭地震和1995年阪神地震中,梁柱连接发生了大量的脆
粗粒土作为主要的填筑材料在土石坝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在工程实践中常常采用三轴试验来分析粗粒土的强度特性和其他力学参数。但是由于试验设计的不完善,使得粗粒土的三轴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