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山东省经济社会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非公企业发展迅速,根据2015年的统计数据,民营经济在山东省经济总量的比重已超过国有企业,达到了 60%,全省95%以上的中小企业是民营企业,非公企业职工已达1300万,占全省职工的80%,工会会员超过1200万。非公企业职工队伍是否稳定,直接影响山东省能否平稳度过社会转型期,以及能否按时完成"两个一百年"的任务目标。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各方对于建立完善维护职工权益的体制机制重视程度不足,加上日渐加剧的"强资本弱劳工"的劳动关系格局,非公企业职工的各项合法权益常常得不到保障。代表和维护职工利益的工会组织,就需要高调的站出来,承担起法律赋予的职责-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利益,主动、依法、科学维权。在做好两个维护相统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非公企业工会究竟要怎样发挥和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面对非公企业转型升级、职工队伍组成日益多样化、劳动关系复杂多变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落实非公企业工会维权职责,怎样解决非公企业工会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问题,是中国工会组织当前亟待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要落实非公企业维权职责,就要从改进非公企业工会工作模式,创新非公企业工会工作思路上做出突破,才能真正地发挥出非公企业工会的维权职能,更好的团结和凝聚广大职工群众,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决策,努力实现党制定的各项目标。因此,针对非公企业工会维权问题的研究,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开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均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选题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归纳概括了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就工会维护非公企业职工权益的相关概念及非公企业工会维权的特点进行了阐释和界定;第三部分通过分析山东省内非国有控股股份制、私营和外资等19家非公企业和部分职工代表的调查问卷,初步得出工会在维护非公企业职工权益上的有关数据,以及非公企业职工对工会的认知状况;第四部分对山东省非公企业工会维权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五部分从在社会层面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加强非公企业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加强维权机制建设,加强对非公企业工会的组织领导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落实山东省非公企业工会维权职能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