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火用’损失机理及重整燃料分子均质压燃燃烧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x1u2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内燃机效率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石油供应紧张的压力,还可以缓解由于CO2排放带来的环境压力。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如何进一步提高内燃机效率已成为内燃机技术最具挑战的课题,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内燃机最高有效热效率仅略大于40%,而内燃机不经“根本性”改造,最大有效热效率很难超过60%。制约活塞式内燃机效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非约束燃烧”过程损失的做功潜力,这个损失比例高达燃料初始做功潜力的2025%。因此,理解该损失过程并探索降低损失、最大化‘火用’利用率的方法是今后进一步提高内燃机热效率的新方向。本文结合实验和化学动力学数值模拟,详细研究了内燃机“非约束燃烧”的‘火用’损失过程,探索了最小化内燃机‘火用’损失、最大化‘火用’/功转化效率的新途径。为更好地描述内燃机燃烧过程的‘火用’损失机理,本文创新性地发展了一种计算非平衡态燃烧过程的化学动力学‘火用’损失模型,基于化学动力学和非平衡态热力学中的局部热力学平衡原理,首次明确了复杂化学动力学中每一步基元反应的‘火用’损失,为进一步确定内燃机非平衡态化学反应中最主要的‘火用’损失源、探索减少‘火用’损失的控制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并筛选了以正庚烷为例的基础燃料详细的化学动力学模型,确定了其燃烧过程的化学动力学‘火用’损失机理,结合‘火用’损失源和化学动力学特点,归纳总结出了基础燃料燃烧过程的损失特征,并进一步研究了燃烧过程‘火用’损失源的影响因素,探索了高效燃烧反应的约束条件。基于对‘火用’损失源及控制方法的研究,以减少‘火用’损失、节约能量为目的,探索了进一步降低内燃机燃烧过程‘火用’损失的方法,提出了高温无氧燃料重整理念,并从理论上探讨了高温无氧燃料重整的可行性及其在节约系统‘火用’方面的优势。设计和搭建了满足燃料改性要求的化学动力学流动试验台,通过对比实验和模拟结果,讨论了高温无氧重整理念的正确性以及实验系统的可行性。基于对‘火用’损失源的分析和高温无氧燃料重整的研究,探索了提高内燃机热效率的新途径,提出了一种可行的高效内燃机燃烧原理--重整燃料分子均质压燃燃烧(RM-HCCI),并分别从(1)初始燃料化学‘火用’;(2)燃烧过程‘火用’损失;(3)滞燃期和燃烧持续期;(4)‘火用’/功转化过程等几个方面讨论了RM-HCCI内燃机燃烧原理所具有的理论优势。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觀察不同频率间歇低氧对大鼠血压的影响及其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 方法 将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NC组)及4个间歇低氧组(IH1,IH2,IH3,IH4),其低氧频率分别为10次/h、20次/h、30次/h、40次/h。测定实验前后大鼠动脉收缩压、血清内皮素-1、一氧化氮水平。 结果 ①各组大鼠实验前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周实验结束后,各 IH组SBP较
在水利工程混凝土中复合掺入聚丙烯纤维(PPF)、Ⅰ级粉煤灰和缓凝高效减水剂,可改善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满足混凝土夏季泵送、浇筑振捣等施工要求,并能满足设计和《水闸施工规范
准确测量涡轮叶片温度,对保证燃气轮机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涡轮叶片温度测量一般采用辐射测温法,而叶片周围高温燃气的辐射与吸收,高温背景辐射反射会影响辐射测温精度。
近几年来,随着煤矿对井下防灭火工作力度的加大,新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其中,粉煤灰在我国各地的煤矿防灭火工作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这里谨以兖州矿区的几项研究成果为例,说
分析了电厂煤粉炉联产水泥熟料技术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简要介绍了Q相的形成机制、水化特性、强度特征、与其它水泥矿物共存关系及其在水泥中的应用,提出了将Q相应用于电
华丰煤矿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先后建成一批以矸石为原料的综合利用项目,年消耗煤矸石71.4万吨,减少了矸石污染和土地占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关键在于听说读写,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在教学生作文时,在审题、立意、选材、布局等方面,教学要得法。就如何走好这四步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作文教学 审题 立意 选材 布局  一、审题  首先,确定作文类别。确定作文类别就是弄清作文题目要求我们写什么,即弄清是写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有的文题一看就能知道是写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如《我的老师》等,是要
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粉煤灰,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对混凝土的性能如工作性、干缩、抗开裂性等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本文论述了粉煤灰改善混凝土性能的试验研究及其在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