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相关蛋白在褪黑素干预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模型器官损伤中的作用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wen_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紧密连接蛋白(Tight JunctionProteins,TJPs)在有/无褪黑素(Melatonin,MT)干预的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中表达的变化,探讨它们与缺氧缺血性脑水肿的关系以及MT是否有减轻脑水肿的作用,该作用是否与上述两种水肿相关蛋白有关;探讨缺氧缺血后外周脏器的损伤是否与中枢有着共同的机制,以及MT对外周脏器损伤的影响,全面分析HIBD的发病机制并为其综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7日龄的新生SD(Sprague Dawley)大鼠,根据改良Rice-Vannucci法建立HIBD模型。将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64只、模型组(Mod组)64只及MT干预组(MT组)64只。选取HIBD后3h、6h、24h、72h四个时间点,通过称量法测定脑组织的干湿重比、透射电镜及HE染色光镜观察脑、肾脏及结肠组织的水肿损伤,Real-Time PCR法测定三种组织中AQP4、Zo-1及Occludin mRNA的表达。结果:脑皮层:1、Mod组于3h即出现水肿,24h达高峰,72h水肿减轻;MT组在各时间点的水肿程度均较Mod组轻。2、AQP4mRNA:Mod组AQP4于3h即已升高(P<0.05),24h达高峰;MT组仅在6h时与Sham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Zo-1mRNA:在6h、24h时Mod、MT组分别与Sham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Mod组与MT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72h时仅Mod组与Sham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Occludin mRNA:Mod组于3h开始降低,24h达到低谷,自6h开始至72h,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肾皮质:1、光镜及电镜下Mod组肾小管、间质的水肿及肾小球的损伤程度和变化趋势与脑皮层相似。2、AQP4mRNA: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Zo-1mRNA:6h时在Mod组及MT组均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P<0.05),但该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4h时三组之间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Mod组表达最低,Sham组最高,72h时三组间已无统计学差异(P>0.05);Occludin mRNA:仅在24h时Mod组与Sham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1、3h即开始出现电镜下可见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损伤程度逐渐加重与脑、肾脏相似。2、AQP-4mRNA:Mod组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24h时与Sham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组在各时间点与Sham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Zo-1mRNA:6h时Mod组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P<0.05),24h时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Mod组最低,Sham组最高,72h时三组间已无统计学差异(P>0.05);Occludin mRNA:在各时间点Mod组、MT组分别与Sham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Mod组与MT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两种水肿相关蛋白AQPs和TJPs在缺氧缺血早期的组织水肿损伤中起作用,可作为全面了解组织水肿损伤程度的指标;且AQPs与水肿程度一致,TJPs与水肿程度呈负性关系;2、MT可通过调控AQPs和TJPs两类蛋白的表达,起到改善中枢及外周器官细胞/血管源性水肿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