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研究甲状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患者外周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并探讨其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方法,对52例甲亢患者和40例正常成人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肾动脉、肱动脉及甲状腺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检测,包括舒张期血管内径(D)、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Vd)、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血流加速度(AC)和加速时间(AT),并对两组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1)甲亢组及正常对照组,各检测血管左右侧各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甲亢组与正常对照组各检测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内径(D)比较,CCA和ICA,甲亢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ECA和RA,甲亢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3)甲亢组与正常对照组各检测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Vs比较,CCA、ICA、ECA和RA,甲亢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4)甲亢组与正常对照组各观察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Vd比较,CCA、ICA和ECA,甲亢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RA,甲亢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5)甲亢组与正常对照组各检测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RI比较,CCA,甲亢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ICA和RA,甲亢组明显高于对照组,ECA,甲亢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6)甲亢组与正常对照组各检测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PI比较,CCA、ICA、ECA和RA,甲亢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7)甲亢组与正常对照组各检测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AC比较,CCA、ICA和ECA,甲亢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RA,甲亢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8)甲亢组与正常对照组各检测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AT比较,CCA、ICA和ECA,甲亢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RA,甲亢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9)甲亢组甲状腺上动脉各参数与文献中的正常成人STA参数比较,D、Vs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RI无显著性差异(P>0.05)。(10)甲亢组与正常对照组肱动脉频谱形态比较,甲亢组三相波构成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单相波构成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5)。(11)甲亢组与正常对照组肱动脉各频谱形态正负向峰值流速比较,三相波、双相波、单相波的收缩期前向峰值流速(Vs)及三相波舒张中晚期前向血流峰值(Vd)比较,甲亢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三相波、双相波舒张早期反向波峰值流速(Vr)比较,甲亢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12)甲亢组及对照组肱动脉收缩期AC及AT比较,甲亢组AC明显高于对照组,甲亢组AT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1)甲亢时循环系统呈高动力循环状态。(2)甲亢时外周血管阻力的变化存在差异,脑、肾等器官动脉阻力增加,浅表软组织及肌肉的动脉阻力降低。(3)TH升高导致的外周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器官或组织差异性。从机体整体观察,甲亢时外周动脉血管阻力降低。但某些重要器官的血管阻力升高,其可能机制是存在器官局部体液调节作用,以维持器官的循环稳定状态。而在皮肤、肌肉和浅表软组织血管阻力减低,其机制是这些动脉血管主要受全身性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4)本项研究发现的甲亢时部分器官动脉血管阻力升高的现象,在目前的研究资料中未见报道。我们对这种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为进一步认识甲亢时外周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提供了新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