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脓毒症、呼吸道感染感染、过敏性紫癜和病毒性脑炎等疾病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特点及相互关系,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在儿童炎症性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内科住院80例炎症性疾病患儿进行分组。本研究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疾病类别分为4组:脓毒症组,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组,过敏性紫癜组,病毒性脑炎组。脓毒症组患儿20例,其中脓毒症患儿16例,MODS4例;下呼吸道感染组20例,其中肺炎15例,支气管炎5例;过敏性紫癜组,20例;病毒性脑炎组,2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于住院当日或次日,采取末梢血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时抽取静脉血3ml进行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检测。比较以上不同疾病状况各指标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检测的结果分析比较各组间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做出诊断试验的ROC曲线,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在儿童炎症发热性疾病早期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检测的结果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经正态性检验后,检测的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应用中位数表示,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s-CRP<0.5mg/L时统一按0.4mg/L进行计算)。结果: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各组的检测结果比较1.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各组的检测结果中位数(第25百分位,第75百分位分别为:脓毒症组86.65(43.17,130.71)mg/L;下呼吸道感染组34.55(5.67,93.52)mg/L;过敏性紫癜组0.51(0.4,1.15)mg/L;病毒性脑炎组2.05(1.14,3.28)mg/L。1.2脓毒症组与下呼吸道感染组比较,两组水平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显著高于过敏性紫癜组和病毒性脑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1.3下呼吸道感染组高于过敏性紫癜组和病毒性脑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1.4病毒性脑炎组高于过敏性紫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降钙素原(PCT)在各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2.1降钙素原(PCT)在各组的检测结果中位数(第25百分位,第75百分位)分别为:脓毒症组0.4(0.19,0.73)ng/ml;呼吸道感染组0.34(0.17,0.63)ng/ml;过敏性紫癜组0.48(0.27,0.96)ng/ml;病毒性脑炎组0.16(0.14,0.17)ng/ml。2.2脓毒症组与下呼吸道感染组、过敏性紫癜组两两比较,水平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显著高于病毒性脑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下呼吸道感染组与过敏性紫癜组比较,水平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呼吸道感染组显著高于病毒性脑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过敏性紫癜组显著高于病毒性脑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白细胞(WBC)在各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3.1白细胞(WBC)在各组的检测结果中位数(第25百分位,第75百分位)分别为:脓毒症组19.735*109/L(16.78*109/L,24.49*109/L);下呼吸道感染组9.06*109/L(7.0*109/L,11.88*109/L);过敏性紫癜组7.45*109/L(5.68*109/L,10.34*109/L);病毒性脑炎组5.28*109/L(4.01*109/L,6.4*109/L)。3.2脓毒症组显著高于下呼吸道感染组、过敏性紫癜组、病毒性脑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下呼吸道感染组与过敏性紫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下呼吸道感染组显著高于病毒性脑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4过敏性紫癜组显著高于病毒性脑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在各种炎症性疾病早期的诊断价值比较的ROC曲线4.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诊断脓毒症的ROC曲线图示:hs-CRP曲线下面积为0.986,PCT曲线下面积为0.659,WBC曲线下面积为0.995,A均>0.5,均有诊断价值,且A(WBC)>A(hs-CRP)>A(PCT)4.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诊断呼吸道感染的ROC曲线图示:hs-CRP曲线下面积为0.646,PCT曲线下面积为0.463,WBC曲线下面积为0.642,hs-CRP、WBC曲线下面积大于0.5,有诊断价值,且hs-CRP优于WBC,而PCT曲线下面积小于0.5,无诊断价值4.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诊断过敏性紫癜的ROC曲线图示:hs-CRP曲线下面积为0.209,PCT曲线下面积为0.831,WBC曲线下面积为0.480,PCT曲线下面积大于0.5,有诊断价值,而hs-CRP、WBC曲线下面积小于0.5,无诊断价值4.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诊断病毒性脑炎的ROC曲线图示:hs-CRP曲线下面积为0.431,PCT曲线下面积为0.101,WBC曲线下面积为0.154,A均<0.5,均无诊断价值5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的阳性率5.1在判断细菌感染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正常参考范围<8mg/L。因此,在脓毒症组,阳性率为100%;下呼吸道感染组,阳性率为65%;在过敏性紫癜组,阳性率为5%,在病毒性脑炎组,阳性率为15%。5.2在判断细菌感染时,通常认为降钙素原(PCT)的正常参考值<0.5ng/L,因此,在脓毒症组,阳性率为40%;下呼吸道感染组,阳性率为30%;在过敏性紫癜组,阳性率为50%,在病毒性脑炎组,阳性率为0。结论:1在脓毒症和下呼吸道感染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WBC)都显著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在不同程度细菌感染时均有诊断意义。2过敏性紫癜患儿中降钙素原(PCT)的诊断价值优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WBC),这表明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病可能与细菌感染诱发有关。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在病毒感染时均无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