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中速、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阶段,城市建设面临着全面转型的需求,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挖潜,在此背景下,城市中的老工业区成为转型矛盾最突出、改革需求最集中的变革对象之一。西安市幸福路地区在近六十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两次艰难的产业转型,目前老工业区的更新改造仍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作为西安市现代工业文明载体的幸福路老工业区,如何解决工业用地产能低效、企业搬迁困难重重、生活空间品质不高、工业遗产保护不力等一系列问题成为该地区城市更新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笔者研究了目前国内外老工业区相关理论及实践,结合幸福路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了西安市老工业区的更新策略。论文总结并分析了老工业区更新的理论与实践,重点研究了老工业区更新改造的动力机制与发展趋势,从产业调整升级、功能置换开发及生态恢复再生三方面总结了当前城市老工业区的更新改造策略。通过对西安市幸福路地区老工业区发展历程的现状梳理,结合现状调研,明确存在的问题有当前工业用地产出下滑,道路交通不成体系、配套设施亟需提升、用地产权复杂、城中村与棚户区亟需改造,同时还面临着近期现状企业难以搬迁等问题。基于现状问题的复杂性,笔者通过对现状进行用地适应性、土地使用性质、土地开发强度及建筑质量等方面的梳理和评价,将幸福路地区老工业区划分为保留区域、限制更新区域及适宜改造区域三类更新区域。保留区域通过提升原有产业并引入与原有产业相关的产业对现有产业布局进行升级;限制改造区域需要注意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通过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实现再利用,通过升级生活空间、完善公服设施、优化道路交通来提升区域城市品质;适宜改造区域更新主要是通过调整用地的功能,结合绿化空间的打造以及大力发展商务商贸来实现。最终制定了政府科学决策、加强组织领导、公私利益平衡、创新规划管理及加强公众参与的更新保障机制确保更新策略落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