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建立在Witkin等对场认知风格的描述基础之上,选取河南科技大学英语专业05级90多名学生为受试对象,对场认知风格、写作策略与英语写作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性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在英语作为外语环境的情况下,对场认知风格、写作策略与英语写作水平之间关系进行实证性研究,探讨场认知风格、写作策略和英语写作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场认知风格和写作策略如何影响英语写作水平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以便引起在写作实践中对认知风格和写作策略的重视。本研究主要由四部分组成:首先,对场认知风格、写作策略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回顾,总结和发现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出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其次,借鉴Ellis的关于学习者差异、学习策略与学习效果之间关系的学习过程与机制的框架和学习模式,确定了关于场认知风格、写作策略与写作水平的写作模式,从而确定研究的变量和统计手段。然后,确定研究对象和测试工具,进行实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最后,处理数据和讨论分析,借助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1.5版本)对原始数据分别进行了写作成绩等的正态分布分析、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本课题主要研究下列问题:1.场认知水平与写作水平是否相关?哪种场认知风格对写作水平的影响程度最大?2.哪种场认知风格影响写作策略程度大?3.写作策略水平与写作水平是否相关?写作策略在写作水平方面是否有组间差异?4.场认知风格与写作策略同时影响写作水平时,它们的作用程度和方式分别是怎样的?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场认知水平与写作水平不相关;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从写作水平角度看,场认知风格类型存在组间差异:场过渡型的高于场独立型的写作水平,场独立型的高于场依存型的;同时从写作策略水平看,这三种认知风格也存在组间差异。写作策略水平与写作水平相关,并且从写作水平角度看,写作策略也存在组间差异。当场认知风格与写作策略同时作用于写作水平时,认知风格是原动力,但其作用方式是间接的,它必须通过写作策略作用于写作水平;写作策略是连接认知风格与写作水平的桥梁与工具,其作用方式是直接的。最后,指明本研究的不足,提出建议。作者希望更多一线教师与教学研究者能做进一步的实验,以便为未来的英语教学提供更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