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婚姻伦理作为上层建筑的一方面,受经济基础的影响,并随着经济状况的变化而慢慢变更。一定时期的婚姻伦理总具有规范、教育、评价和预测价值,形成相对固定与统一的婚姻道德,对婚姻中的善与恶、正当与不正当做出泾渭分明的评价,规范着一定时期的婚姻行为,指导人们的婚姻生活。我国传统的婚姻伦理以夫为妻纲、男尊女卑、从一而终、夫义妇顺为基本内容,这对于维护当时社会的稳定、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维护宗法等级制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其消极意义也不言而喻——对女性的压抑以及人的个体价值的遮蔽。
近代婚姻伦理的变革是中国传统婚姻伦理嬗变的开端,从太平天国时期、戊戌变法时期到辛亥革命时期,再到新中国的建立,当代中国的婚姻现状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择偶渠道多元化、夫妻关系平等化、性观念开放化、结婚离婚自由化,裸婚、不婚、丁克、网婚、剩斗士、经济适用男、亚偷情……越来越多的新词汇成为当代婚姻的写照,也暴露出深刻的社会问题。因此,文章在深入分析了当代婚姻伦理现状及其趋势和现实困境的基础上,反思了两种截然对立的婚姻伦理观,尝试在国家、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统一的基础上,以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理性、人的主体性地位、自由价值为基点,构建当代中国婚姻伦理的内容,并对其实现途径作了理论上的探讨,力图使婚姻成为以人为本、以自由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幸福为目的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