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情感-认知态度与锻炼行为的关系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pinggan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总体状况仍然令人担忧。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静坐少动)所引发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身体活动的效益越来越受到推崇,但大部分人仍不能规律地参加体育锻炼。  计划行为理论是研究态度-行为关系的经典理论,但一直存在着行为解释力不高的问题。本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建立态度结构与锻炼行为之间的联系,构建态度结构-行为模型,采用问卷调查,编制测量工具,并进行模型检验,随后设计准实验,操纵锻炼态度结构,观察锻炼行为的变化。以期扩展锻炼领域中态度-行为关系的研究,促进大学生身体锻炼的行为。  研究一: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及态度成分说,构建态度结构-行为假设模型,自编《身体锻炼态度量表》,检验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和态度结构-行为模型与大学生锻炼行为的拟合。两个模型的拟合指标均达到可接受水平,但还不够理想。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只解释行为变异的14%,态度结构-行为模型可解释行为变异的24%。态度结构-行为模型相比计划行为理论模型更佳。  研究二:以计划行为理论和态度成分说为前提,通过准实验研究大学生的锻炼态度情感-认知结构与锻炼行为的关系。发放自编《身体锻炼态度量表》筛选低情感性态度的大学生,并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操纵情感性态度,实验组大学生的锻炼行为比对照组的显著增多,实验干预的效果量达.608。实验研究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态度结构-行为模型对行为的解释。  本研究结论如下:  Ⅰ自编《身体锻炼态度量表》本身具有一定的信效度,可用来测量大学生身体锻炼态度的情感性态度和认知性态度。  Ⅱ本研究中态度结构-行为模型更能有效地解释大学生的锻炼行为。  Ⅲ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及态度情感-认知成分说,态度情感-认知结构改变,能够促进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发生。  本研究建议今后研究改进测量方法,严格实验控制,以期推进锻炼领域态度-行为关系的研究。
其他文献
国际排联主席阿科斯塔先生曾经讲过:一个好的裁判员就像一名指挥大师,他的高超技艺,能够使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发挥得淋漓尽致;使观众热情饱满,如痴如醉;使比赛连贯而流畅,精彩纷呈
研究目的:肌肉力量是体质健康的组成部分之一,肌肉力量的强弱会对体质健康状况造成影响。等长肌肉力量测试是常用的肌肉力量测试方法,传统的肌肉力量测试方法包括握力、背力和
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对陕西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特征的深入调研与测试,全面了解陕西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结构特征,寻找适合于我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训
油画作为纯粹的艺术在中国传播,只有100来年的历史。20世纪初,当西方艺术走向现代主义道路、冷落写实艺术时,欧洲的古典写实油画却受到中国大众的青睐。其实,画界虽有力倡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