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合花境作为提高园林建设中的植物景观艺术和充分发挥植物生态效益的良好配置模式,在如今强调园林建设再现自然生态、追求景观多样化与可持续性发展的形势下,如何提高混合花境的营建水平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值得研究的课题。山东地区混合花境的应用时间短,运用在花境中的植物材料缺乏。混合花境的系统研究,可以更好的促进山东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优化景观配置模式,提高植物景观的物种多样性,丰富园林景观,为混合花境在山东地区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主要成果如下:(1)总结国内学术界对花境概念的不同诠释,明确混合花境的概念——以宿根花卉为主,运用花灌木、小乔木为骨架,配以球根花卉和观赏草等植物材料,经过提炼和艺术加工,形成花卉自然散布生长的景观。了解混合花境类型和特点,归纳出国内外混合花境景观营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现状。(2)针对上海、北京、济南、杭州、天津等城市混合花境应用现状进行实地考察,并从植物群落、色彩、层次、生态习性等方面对花境进行系统分析,总结不同类型植物在混合花境中所占比重,分析混合花境应用上存在着花境的植物类型少、品种单调、配置手法不够娴熟等问题。(3)从生态美、形式美、时空美、意境美四方面建立混合花境景观综合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模型,计算11个混合花境样地的综合评价指数,为山东地区混合花境景观设计指明了方向。(4)明确了混合花境的设计原则,总结出混合花境的设计手法,探讨了混合花境植物选择原则,针对山东地区的的具体环境情况,选出65科190属适用于山东地区景观效果良好的植物材料,按照耐旱性、耐水湿、耐阴性等生态习性进行分类,同时选用适应性强、景观效果良好的观赏草品种,为混合花境设计提供植物素材。(5)通过对山东省三川生态园中混合花境的应用和设计,探讨混合花境在山东地区的具体设计手法和造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