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主流报刊对虹口事件的媒体呈现及意义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c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是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00周年纪念之年,也是抗战胜利的第74周年。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作为唯一一个在中国境内成立和发展的流亡政府,在中国上海策划了震惊世界的虹口公园爆炸案,给中韩日三国、甚至是整个国际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研究以《申报》、《大公报》、《中央日报》对虹口事件的报道文本为考察中心,试图从报道文本的差异反映出媒体在特殊时期的新闻报道策略,从报道文本探究当时的社会语境,结合三十年代的历史环境对抗战局势、政治环境以及三报的经济属性进行考察,挖掘三报的报道结构以及报道语境。以期在某种程度上揭示抗战前夕三报统一中韩民族抗日战线、引导抗日舆论的策略,为当代媒体报道特殊事件及特殊时期的舆论引导提供参考。本研究透过新闻话语分析的理论视角,以《申报》、《大公报》和《中央日报》三报对虹口事件的相关报道为样本,以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模型为主体框架,结合费尔克拉夫的批判话语分析理论,主要从文本、语境两个维度来对报道样本进行考察。在文本层面,主要对三报报道样本的话语结构、风格修辞等情况进行浅层比较,在了解各个报纸报道话语的浅层框架之后,从语境维度对三报的社会局势、政治环境以及经济属性进行探究,最后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分析话语背后的政治诉求和权力博弈,探讨三报的报道在引导抗日舆论上的重要意义。研究发现三报总体上来说对该事件的媒体呈现情况表现出“大同小异”的特点。通过对三报报道的分析来看,《申报》在报道量、报道版面、报道篇幅上面都要领先于《大公报》和《中央日报》;在报道持续时间上也要比《大公报》和《中央日报》长;在报道用词上,《申报》使用小词更多,因此在话语风格上,《申报》的文风相对更通俗活泼,《大公报》和《中央日报》言语更为正式严肃,偏向于政治话语。在态度倾向上,《申报》善用通俗词汇,所表现出来的多是控诉和嘲讽;《大公报》言语直白,更多的表达了愤怒;而《中央日报》态度摇摆不定,对日韩双方的态度都比较暧昧。但结合语境探究发现,抗日大环境下,三报在维护民族利益、引导抗日救亡的舆论大方向上始终是一致的,因为当时社会的新闻制度限制,以及各个报刊的政治立场、经济属性差异,使三报在同一新闻议题的报道呈现出了不同的话语特点。虹口事件涉及中、日、韩三方,且发生时间紧接着“九一八事变”和“淞沪事变”,这些因素都决定了该事件的特殊性。也正是因为民国主流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对韩国抗日行动的关注打开了中韩统一抗日战线的口子,也为统一国内外抗日战线打下了坚实基础,虹口事件因此成为两国抗敌御辱的契机和起点。本研究结合抗日战争的时代大背景,通过对特殊时期的特殊事件进行考察,挖掘三报报道虹口事件的相关语境和报道策略,对当今媒体的舆论引导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过往研究相比,本研究包括了《申报》、《大公报》和《中央日报》三报对此事件报道的完整样本,且对样本进行了完整统计,是目前为止第一个使用对比视角对虹口事件相关报道进行考察的研究,也是第一个用新闻话语分析的方法对样本做出科学分析的研究。研究总结了三份报纸对该事件各自的报道策略,将虹口事件纳入中国抗战历史进行考察,既为虹口事件赋予了完整的历史意义,也为当时媒体对虹口事件的相关报道赋予了新的历史意义。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法律解释这一概念被越来越广泛地加以讨论,人们发觉相当部分有关法律的问题其实都是法律解释问题。有关法律解释的研究,大有为法律帝国核心之势。然而,法律解释这一概念在我国具有多个面向,彼此间的交流并非在同一意义上展开。因此,我们必须回到法律解释的起点,也即从对法律解释概念的剖析中去认识法律解释。首先,西方关于法律解释概念的界定方法。法律解释概念界定方法在西方经历了主客体界定、诠释学界定和论证理
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探索对市场监管部门的改革,采取整合重组、综合设置的形式,推进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以求达到统一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的目的。2018年3月,我国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作为国务院直属单位。各省、市、区、县也相继推进监管体制改革,组建统一的市场监管队伍。市场监管体系的重构对新形势下市场监管领域的行政执法行为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于新组建的市场监管部门而言,除了要妥善应对不同地域、行业之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制度是一项对公民知情权的保障、法治政府以及法治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行政诉讼制度。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制度在我国形成时间较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近年来在政府信息公开诉讼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公民反复多次提起诉讼的现象。公民这种反复提起无意义的行政诉讼的行为实际上并未能使行政纠纷得到实质上的解决,相反却加重了司法机关的负担,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专家学者也从制度层面对这种现象进
中国,是位居全球范围榜首的烟草国家,其在烟草生产以及消费方面的相关数据都非常巨大,烟草产业也因此占据了中国经济体系当中至关重要的角色,来源于烟草产业领域的经济收入也占据了中国税收数额当中的大部分比例,这部分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中国财政经济收入的主要部分之一。在烟草创造巨大经济收益的同时,国民也应当意识到烟草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同样也是巨大的,这也因此导致烟草产业必定需要受到政府部门的严格管控,因此
校园欺凌问题一直以来屡见不鲜,媒体对此类题材也十分重视。这其中既关系到青少年的教育问题,也牵涉到未成年人相关法律问题。因此,本研究立足新闻传播领域对“校园欺凌”相关报道进行研究,希望借此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思考,并且为媒体在进行相关报道时提供方法和参考。在本研究中,笔者借用框架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立足于新媒体平台,主要用内容分析法研究“澎湃新闻”新媒体平台中“校园欺凌”报道呈现的特点。第一部分引言,
200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发布的《关于深化检察改革2009-2012年工作规划》中首次提出"批捕案件中的听证程序”,这是审查逮捕诉讼化改革的开端;在2016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十三五”时期检察工作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围绕审查逮捕向司法审查转型,探索建立诉讼式审查机制”后得到飞快的发展。审查逮捕诉讼化试点工作在部分地区的检察机关开展,其中反映出了不少问题。本文在了解审查逮捕诉讼化改革的目标、熟
实现“类案同判”、法律适用的统一,一直是我国司法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实践中,“类案异判”的问题绝非个例,而是普遍地存在于司法审判当中。类似案件不能得到类似审判,不论是从法律规范的原因角度考虑还是从裁判者的原因角度考虑,确实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甚至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性原则。“类案异判”的情况影响了国家法律适用的统一,降低了司法的公信力,破坏了司法公正,长此以往会导致人民群众对司法、对
《承认与执行外国民商事判决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较为全面地确立民商事判决国际流通统一规则的重要国际文书,将对国际民商事领域的发展及该领域国际司法合作产生深远影响。合格的管辖权是外国法院判决能被承认与执行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础,《公约》采取以列举的方式制定了间接管辖权规则,明确了对管辖权的审查标准。通过梳理公约历次草案中间接管辖权规则的变化,评析现行的规则,可加深对《公约》间接管辖权问题的研究,
随着我国电影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电影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票房、口碑的双重压力下,电影品牌问题成为我国电影企业面临的商业难题。然而,由于品牌定位模糊、传播手段单一、缺乏周期性规划等原因,我国尚未打造出大量优秀电影品牌。目前,占据我国电影产业重要话语权的品牌依然是以第五、六代导演为主的导演个人品牌。在如此的产业环境中,“开心麻花”电影品牌的出现令人眼前一亮。现如今,“开心麻花”电影已经实现了口碑
《盛明杂剧》是明代人沈泰编纂的明代杂剧选集。该戏曲选集是否反映了晚明江浙文人的心态?反映了时人的何种心态,并如何反映此类心态?前人有不同见解,本文予以肯定的解读。文人们透彻世情,苦于官场宦途,对历史书写真实性产生了怀疑,他们受当时三教合一的思想影响,思维更加活跃,但因为他们的思想底色是儒家的,加上当时社会尚奢消费、痴迷于雅致名物的风气侵染,他们虽在出世和入世思想之间徘徊,却始终更倾向于入世思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