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重症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p38MAPK的变化趋势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33例重症缺血性卒中患者以及26例非重症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入院时、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血清p38MAPK浓度。明确p38MAPK变化趋势;比较重症缺血性卒中组、非重症缺血性卒中组p38MAPK水平差异;比较重症缺血性卒中组中心源性卒中与非心源性卒中 p38MAPK 水平差异;比较 p38MAPK 浓度与APACHEⅡ等评分的相关性;比较非残疾组与残疾组p38MAPK水平差异。 结果: 1、重症缺血性卒中组与非重症缺血性卒中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p38MAPK浓度不同,3-5天左右达到高峰;相较非重症缺血性卒中组,重症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p38MAPK水平显著升高。 2、重症缺血性卒中组中,心源性卒中患者第5天时血清p38MAPK水平较非心源性卒中明显升高。 3、P38MAPK水平与APAHEⅡ评分具有正相关性;残疾组与非残疾组相比, p38MAPK水平明显升高。 结论: 1、重症缺血性卒中组与非重症缺血性卒中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患者血清P38MAPK浓度不同,3-5天左右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 2、在重症缺血性卒中,第5天测p38MAPK水平对心源性卒中病情可能具有一定意义。 3、P38MAPK可以为患者病情的判断提供证据,p38MAPK水平越高,病情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