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基础,而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推进乡村战略的实施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就在于解决农户的发展农业生产的资金。小额信贷作为金融制度的一个创新,目标是根据农户的特点,设计信贷产品,解决农户金融服务的需求。但是,从现实情况看,目前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普遍存在资金供需矛盾突出,农户小额信贷可获得性较低;小额信贷机构自身也存在管理水平不高、风险防控能力不强等问题。因此,研究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解决的对策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小额信贷的相关知识,分析影响农户获得小额信贷基本制约因素,应用厦门市农村小额信贷调查的数据,采用实证的方法对影响农户获得小额信贷的因素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厦门市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措施。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总体上看,导致农户不愿意通过正规金额机构进行贷款的原因集中在程序复杂以及利率较高等方面。因为存在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掌握的信息较少,为了有效规避风险,通过调高贷款利率,但同时也加大了农户的贷款成本,同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农户的征信等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这也使得农户办理小额信贷业务的耗时较长,办理积极性下降。第二,厦门市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有农村信贷的有效供给不足、额度结构和期限结构与农户需求不符、利率偏高、信贷供需风险保障不相称。第三,为了提高厦门市农村小额信贷发展水平,需要扩大农村小额信贷的资金来源渠道、完善农村小额信贷担保机制、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土地流转,扩大规模经营、加强信贷产品的创新设计、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实行灵活的贷款利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