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临床分析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dancaoz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可能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恶变相关的临床因素;比较开放与腔镜手术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近期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影响患者近期、长期肛门功能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以2008年1月至2019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就诊治疗并通过纳入与排除标准筛查的79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以上患者临床病理表现、治疗方式、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所有患者都术后超过3个月,采用随访时Wexner评分评估患者长期肛门功能。结果:1、符合纳入标准共79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其中男46例(58%),女33例(42%);平均年龄34.8岁,年龄范围为13~56岁,79例患者中,诊断时即伴发息肉恶变29人(36.7%),其中患者肿瘤部位为同时性多源发有10例(34.5%),有家族遗传史病人为39例(44%),初始即完善胃十二指肠镜仅29例(36.7%),其中伴有胃底息肉或十二指肠息肉18例(62.0%)。2、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合并恶变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病程≥3年、息肉直径、息肉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AA术后10天排便次数较IRA多(11.4次vs 7次,P10cm术后10天排便次数多(13.9次vs 9.5次,P35岁、术后时间>5年、手术方式及吻合口距肛门距离>2cm(即回肠肛管吻合or回肠直肠吻合)、是否肠漏行Wexner评分时有统计意义(P35岁、手术方式(IPAA or IRA)及吻合口距肛门距离>2cm、肠漏是影响长期肛门功能Wexner评分影响因素(P<0.05)。结论:1、家族性腺瘤息肉病患者息肉直径越大、年龄越大、出现症状时间越长者恶变风险更大,伴随这些因素患者更应早期积极处理。2、家族性腺瘤息肉病有较高比率合并上消化道息肉,应重视家族性腺瘤息肉病上消化道内镜的检查。3、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随年龄增大恶变率越高,有家族史的病人在26岁之前处理病变可能有更好的临床结局,而无家族史的病人应该争取在30岁之前行预防性大肠切除。4、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手术治疗中开放与腔镜治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腔镜手术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安全有效。5、腹腔镜手术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手术时间更长,需要一定学习曲线来学习,熟练掌握后较开放手术有出血更少、恢复更快等优势。6、IPAA术后恢复更慢,且较其它手术方式容易发生术后肠梗阻。7、手术方式会影响患者的长期肛门功能,临床上应有选择的尽可能保留患者的部分直肠以期更好的肛门功能。8、全大肠切除术后肠漏的发生率较高,预防性造口并不能降低肠漏的发生,但预防性造口能更早的恢复肠道功能并能减轻肠漏后的症状,而且预防性造口减轻了吻合口漏周围症状,可能会有助于患者的肛门功能恢复。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血色素沉着症(Hemochromatosis,HC)又称为血色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血色病又称遗传性血色病(Hereditary hemochromatosis,HH),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我国较为罕见。继发性血色病(Secondary hemochromatosis,SHC)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多继发于其他疾病和(或)治疗方法。血色病病因复杂,完善HH基因检测对明确诊断具有
背景:OA(osteoarthritis,骨关节炎)的关键病理特征体现在炎症导致软骨的退变,而软骨细胞又是软骨中唯一细胞,其受损首当其冲。有研究表明Chemerin可刺激白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增加软骨细胞的炎症信号,提示Chemerin在关节炎症中可有所作用。前期我们课题组在临床研究中发现OA患者血清Chemerin水平明显升高,关节滑液中的Chemerin水平与以KL(Kellgren-Lawr
目的:观察斜仰截石位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60例拟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肾结石患者,根据手术医师和患者意愿分为斜仰截石位组(A组,n=80例)和俯卧位组(B组,n=80例)。术前完善生化及影像学检查,两组在性别、年龄、BMI、手术侧别、平均结石长径、平均结石表面积、Guy’S结石评分、肾积水程度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查血常规及腹部CT,对两组平
目的:通过合成稳定的硫量子点(sulfur quantum dots,PEG-S),观察其对SD大鼠骨关节炎模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 3,MMP3)、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II型胶原(Collagen 2α1,COL2al)、SRY-盒包含蛋白9基因(sex determining region Y-box 9,Sox9)和基
目的:分析1例由ABCA3基因复合杂合变异引起的儿童肺间质疾病家系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ABCA3基因变异引起的肺间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1、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ABCA3基因复合杂合变异患儿、父母及其哥哥的临床病史、辅助检查、致病基因的变异位点、诊治经过与随访等资料;2、以“儿童肺间质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ABCA3”等为关键词检索
目的:研究RSK4在TGF-β诱导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发生中的作用,探讨RSK4抑制乳腺癌恶性表型的机制。方法:通过将LV-RSK4转染至MDA-MB-231细胞,将RSK4基因特异性过表达作为实验组(LV-RSK4组),并且将LV-RSK4-NC转染至MDAMB-231细胞设置成阴性对照组(NC组),未做处理的MDA-MB-231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blank组)。通过实
目的:部分肝细胞癌(HCC)患者表达CK19,提示存在更高的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与更差的预后,也有报道提示HCC患者术前存在非甲胎蛋白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如CA199、CA125等,但CK19阳性型HCC与升高肿瘤标记物之间的临床病理意义仍然未知,为此,开展了CK19阳性HCC临床特征及与肿瘤标志物水平关系的研究。方法:回顾性收纳2015年0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病理确诊为HCC患者536例
目的:研究急性甲亢肌病(Acute Thyrotoxic Myopathy,ATM)患者静息态脑网络(Resting State Networks,RSNs)功能连接改变,为ATM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功能影像学依据。方法:纳入符合诊断和排除标准的ATM患者13例,非ATM甲亢患者12例,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目的:对肿瘤整形外科技术在头皮恶性肿瘤手术后继发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肿瘤整形外科技术在头皮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头皮恶性肿瘤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并经病理确诊的46例头皮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46例中28例合并溃烂感染,5例同时伴有颅骨外露。曾有手术史32例,其中一次手术史23例,两次手术史4例,多次
目的: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近年来因被发现具有抗肿瘤作用而成为研究的热点。塞来昔布是选择性抑制环氧化酶-2(COX-2)的非甾体抗炎镇痛药,COX-2的过表达被大量证实与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本研究拟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塞来昔布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Huh7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为其在临床应用于抗肿瘤辅助药物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1.将肝癌细胞HepG2和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