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补血草的营养器官结构及耐盐生理的适应性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xiang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叶补血草Limonium. gmelinii (Willd.) Kuntze和耳叶补血草Limonium. otolepis (Schrenk) Kuntze是白花丹科(Plumbaginaceae)补血草属(Limonium)的泌盐盐生植物。本实验从营养器官结构和生理生化指标两方面对这2种补血草的耐盐性进行了研究,为建立植物耐盐性评价指标体系、筛选新疆耐盐植物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盐碱地提供一些资料。明确了两种补血草营养器官的耐盐结构特征,其中标志性特征是茎和叶片表皮分布有很多盐腺。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整齐,其外切向壁增厚,表皮外还被有很厚的角质层,有利于减少蒸腾;根中有大量通气组织,有利于氧气的输送和贮存。此外,还有一些结构,它们不与植物体耐盐直接相关,而是间接地通过加强同化、输导、机械支持能力来增强植物体的抗性,从而提高植物体在盐渍生境中的生活能力。在不同昼夜温度条件下用不同浓度NaCl(mmol/L)溶液及等渗聚乙二醇溶液处理2种补血草的种子,分别测定其萌发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测定处理9天未萌发的种子移入蒸馏水后的萌发恢复率,以研究温度、盐胁迫和模拟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补血草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15℃,在蒸馏水中的萌发率最高,随着盐浓度和PEG6000溶液浓度的增加,种子的萌发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递减,对萌发产生抑制作用;PEG6000溶液对种子的萌发抑制程度与等渗NaCl溶液相当。原来较高浓度下的种子具有较高的萌发恢复率。分别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大叶补血草和耳叶补血草的幼苗,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为:随着盐胁迫强度的增加,两种补血草的膜透性增大,脯氨酸(Pro)、可溶性总糖(SS)、游离氨基酸(AA)、有机酸(OA)和丙二醛(MDA)含量都呈增大的趋势。叶绿素(CHl)含量呈下降的趋势,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CHla/CHlb)变化趋势与含量变化趋势相反。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呈上升的趋势。两种补血草肉质程度变化为先升后降。
其他文献
以不同生长年限杜仲苗木(1a、2a、3a)为试验材料,在盆栽模拟干旱环境下,研究了不同年限杜仲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耗水特性、生长特性、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有效成分等的变化,旨在揭示不同年限杜仲的抗旱生理机制的差异,并综合评价了不同年限杜仲的抗旱性强弱以及有效成分的变化,取得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年限杜仲的耗水特性不同,3a杜仲的月耗水变化在中度亏缺和重度亏缺下呈双峰型曲线,2a杜仲的耗水高峰
通过文献资料整理、野外调查与访问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对龙胜各族自治县药用植物资源特点、野生重点调查药用植物、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民族医药文化等进行分析,探讨县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人参皂苷Rh2系具有广谱抗肿瘤活性的单体化合物,但对其抗肿瘤作用的分子调控机制,特别是非器官特异性抗肿瘤作用的机制还不甚清楚。本研究以HL-60细胞系为模型,选择能明显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最适剂量25μmol/L G-Rh2(IC_(50))作用HL-60细胞48 h,运用基因芯片和蛋白质组技术,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从转录本组和蛋白质组水平全面研究G-Rh2抗肿瘤作用的信号转导通路和分子调控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探讨水红花子、红藤和泽兰三种中药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它们在异基因小鼠皮肤移植中的免疫抑制效应,为临床开发新型免疫抑制剂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