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的中医睡眠生理及失眠病因病机研究

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对古籍文献的梳理,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观点,对中医睡眠生理及失眠的病因病机学进行研究,重新构建现代中医学对于睡眠生理以及失眠病因病机的认识,加深当代中医对失眠的理解和认识,使之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方法:主要运用文献信息学的方法,对古代相关的睡眠生理和病理的文献资料进行提取和梳理,探讨其发展源流。采用理论归纳分析的方法,对中医对于睡眠的认识进行分类整理,并在精确分类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对于睡眠的相关认识,对中医睡眠医学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结果:1.中医学对于睡眠的认识源远流长,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关于睡眠生理及失眠病理机制的论述,并提出了相关的论治方药。2.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学对睡眠的认识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以“神”为核心的中医睡眠医学理论。3.中医关于睡眠医学的认识角度多元,内容丰富,这为中医睡眠生理与失眠病因病机理论的重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结论:1.在睡眠这一生理活动中,神是睡眠活动的调控根基,能否入睡取决于神。物质是充养睡眠活动的基础,精充表现为困意,心血维持睡眠时长,肝血维持睡眠深度,阳气(卫气)运行于阴阳是形成昼夜节律的枢机。阴阳跷脉的气血流注为道路。脏腑经络参与睡眠的生成和调节,睡眠状态的维持取决于全身各脏腑形体官窍的配合。2.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异常,其发生的原因复杂,可由情志、疾病、及环境等多种因素导致,相关因素通过影响人体的脏腑、经络、物质基础的正常功能,最终扰动神明,使神明不安引起失眠。3.针对不同的病因,失眠的发生可有不同的病机演化过程,如其发生可分为物质病机、情志病机、脏腑经络病机等。但其核心病机终不离心神不安,神气不和,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构建合适的治疗理论,才能更好地促进临床治疗学的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对兔坐骨神经钳夹伤后行为学、形态学以及坐骨神经和相应脊髓节段DCC和Robo2的表达情况,探究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促进轴突再生作用机制,为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将18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2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3组(神经松动术组、夹脊电针组和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简称结合组),每组36只。再按术后治疗时间分为
目的:观察疏密波和连续波分别治疗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通过数据分析探讨这两种波形治疗此病的疗效差异,进而优化治疗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电针波形的使用。方法:选取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30例,均针刺气海、关元、中极、子宫(双侧)、水道(双侧)共七个穴位,疏密波组给予疏密波,连续波组给予连续波,单纯针刺组仅给予单纯针刺。每组留针3
目的:对比分析针刺疗法与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不同分期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更优效的方案与依据。方法:本次研究的84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采用中央随机系统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人,治疗组患者给予针刺疗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吞咽康复训练,每周治疗5天,每天1次,共治疗2周。治疗前采用X线荧光透视检查(Video fluoroscopic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对坐骨神经卡压伤后腓肠肌细胞凋亡、肌肉湿重比、Bcl-xL、Bad表达的影响,探讨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抑制兔坐骨神经损伤后肌细胞凋亡,延缓肌肉湿重比下降速度的相关调控机制,为失神经肌萎缩的临床治疗手段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8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神经松动术组、夹脊电针组、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简名结合组)
目的:以中医对不寐的概念及机理的认识为基础,探讨从心肾不交论治不寐的理论依据,结合中医的体质及阴阳学说阐明其病因病机,总结其辨治方法,通过对从心肾不交论治不寐这一理论的进一步探讨和完善,以期对临床不寐病的治疗思路有所启发。方法:本文采用文献检索法,在知网及中华医典中以“不寐”“少寐”“不得卧”“失眠”“心肾不交”“心肾相交”作为检索词进行搜索、查阅,用总结归纳法概括历代医家从心肾不交论治不寐的文献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对兔坐骨神经损伤后腓肠肌NF-kB/Murf1通路的NF-kB、Murf1表达的影响,以期寻找改善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新途径。为失神经肌肉萎缩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新西兰大耳兔1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神经松动术组、夹脊电针组、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简称“结合组”),
目的:观察针康法对HIBD新生大鼠的神经功能影响及针康法对HIBD新生大鼠大脑皮质内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AKT、14-3-3表达的影响,为临床上通过针康法改善细胞凋亡从而治疗HIBD疾病提供新的方向。方法:择取7日龄新生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针刺组(C组)、康复组(D组)和针康组(E组),每组于24 h、72 h和7 d时间点再分为3个亚组,每组6只。用改良的
目的:通过研究针康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小鼠神经功能及IL-18、IL-3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康法的脑保护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C57BL/6雌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模型组、假手术组、针刺治疗组、康复治疗组、针康治疗组五组,每组24只小鼠,各组再分成3d、7d两个亚组,即每个亚组12只小鼠。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备永久性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给予任何治疗,针刺治疗组采用头穴丛刺的治疗方
目的:通过观察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疗法对兔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传导速度及Netrin-1、Slit2和Rho GTPases表达的影响,探讨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疗法通过调控Netrin-1、Slit2的表达,抑制Rho GTPases失衡,促进轴突再生的作用机制,为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新西兰家兔216只,随机分为6组,包括正常对照组、病毒空载组、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Net
本文介绍了林珮琴的主要学术思想,论述了其对消渴的认识,重点对《类证治裁》治疗消渴42首方剂进行分析,探析其组方特点。林珮琴认为消渴的病机为水火不交、燥热伤阴,在治法上以生津为主,兼以益气、滋阴、固涩、清热、补血、利水。本文对《类证治裁》治疗消渴的42首方剂进行方义分析,其中苦楝子汤、理中丸、紫苏汤、五苓散非治消渴本证,故未收录以上4首方剂。通过对其余38首方剂治疗的消渴进行辨证分型,探析其组方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