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鼓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这便充分体现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新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更是提出了以包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为主的五大德育内容。孝道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特征,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因而被称为“诸德之首,百善之先,教化之始”。因此,孝道文化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家庭的和谐、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中国正处于转型期,伴随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变化,使得孝道文化失去了其应有的保障和基础。中国的孝道文化因为历史上的几次反封建运动,出现了断层现象,而当时的社会,又没有及时建立起稳定、健全的社会道德伦理体系,再加上,随之而来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多重价值观冲击,使社会上的孝道意识越渐淡薄。本文共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传统孝道文化的历史演变着手,进行深入的阐述。从传统孝道文化的内涵、起源、作用等方面的演变进行详细说明。在分析的同时,从中提取出可以古为今用的积极成分,摒弃广为垢病的消极成分,形成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孝道观,使优秀孝道文化在中学生心里生根、发芽。第二部分,通过参阅资料、观察法并以调查和访谈等方式对绵阳中学的学生、家长和教师进行信息和数据收集。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了解当前中学生的孝道文化教育现状和特点。归纳出当前中学生的孝道文化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作出深入的分析,找到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最后,将原因归纳为五个方面:历史、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第三部分,在前两个部分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建立“三位一体”的合力教育模式这四个方面加强和改进中学生孝道文化教育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