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儿童对父亲角色的认知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yxw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采用故事情境测验法,从意图、行为动作、因为三个认知维度来分析儿童对父亲管教者、养家者、保护者、养育者、情感支持者、行为榜样者六个角色的认知情况。   通过对测验结果的整理与统计分析,揭示了中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儿童对父亲角色认知的总体特点以及对父亲各个角色的认知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通过研究发现:儿童对父亲角色的认知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儿童对父亲管教者角色,保护者角色和养家者角色的认知水平较高而对情感支持者,养育着,行为榜样者角色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除了对父亲的情感支持角色的认知不存在年龄差异之外,儿童对其他几种角色的认知均存在年龄差异;除了对父亲养育者和情感支持者角色的意图认知存在性别差异之外,其他均不存在性别差异;儿童对父亲的意图和归因水平的认知较高,而对父亲的行为动作水平的认知相对较低。   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从心理和社会文化两个方面去探讨影响儿童对父亲角色认知的具体因素,并提出了如何提高儿童对父亲角色认知的建议:平衡、改善自身角色,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之中:有效沟通,营造良好亲子关系;既要言传也要身教,做孩子的好榜样;培养儿童的子女角色意识;幼儿园要组织相关课程活动,引导儿童对父亲角色的全面理解。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选取个案Q及其母亲作为研究对象,以图画书为媒介,深入家庭,对早期亲子阅读活动的现状展开研究。   研究者用两个月的时间收集到八次完整的亲子阅读
新课程改革下的国家课程体系有了新的变化,无论是课程结构、课程目标还是课程管理等方面,都对学校提出了新要求。学校如何根据自身发展现状、全面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篮比赛己经落下帷幕,中国女篮半决赛在开局很好的情况下,惜败给澳大利亚而无缘决赛,最终美国女篮凭借强大的整体攻防击败澳大利亚女篮获得冠军。该研究采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研究旨在探讨父亲游戏性与亲子互动之间的关系。研究选取南京市3所幼儿园的30名3-5岁幼儿及其父亲作为研究对象。经父亲签字同意后,用摄像机全程记录下父亲和孩子在玩沙盘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教师一直承担着向青少年传播知识、塑造灵魂、传承人类文明的重担。祖国的昌盛在于教育,教育的发展则在于教师。在第31个教师节来临前夕,中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