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宣新闻话语语言特点及隐含意识形态研究——以纸媒《大陆桥》为例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bzwk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话语分析成为近年来的热点研究方向,国内外的研究奠定了进行新闻话语分析的良好基础,然而总体上而言,国内的研究仅仅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简介和运用而已,并没有形成自成一体或者对话语分析理论具有补充性的研究成果。其中关于传统纸媒的研究较少,对于外宣媒体的研究也不够。大部分研究都只是基于新闻传播学的视角进行分析,缺少从新闻话语内部结构看其想要表达的意识形态的研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需要打造出世界一流的媒体,在国际传播大平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形成影响力,从何更好地服务于经济,政治,外交等各方面的发展;而新疆,作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核心发展区,如何做好对中亚地区的对外宣传工作,以更好地服务于新疆经济,文化,政治等发展。纸媒作为传统的传播媒介,也在新的时代机遇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责任,需要对新疆,乃至全国进行及时的新闻报道并在报道中进行舆论引导。《大陆桥》作为国家外宣平台的具有代表性的纸媒,自觉承担起宣传党和国家的执政方针和外交理念,弘扬中国和新疆传统文化的责任。因此,找出其中的语言特征以及隐藏的意识形态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基于 Van Dijk的新闻话语分析理论,建立了新闻话语分析结构框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新疆外宣传播最广的杂志《大陆桥》为研究对象。选择10期《大陆桥》杂志中的30篇的评述性新闻报道作为新闻话语分析语料进行详细分析。从宏观结构到微观结构再到修辞和风格,最后分析其中隐含的意识形态。研究结果表明:1.《大陆桥》的新闻话语表述比较符合梵迪克关于新闻话语分析中的要求,命题之间联系紧密,形成等级分明的主题结构;符合梵迪克提出的新闻话语图式要求,内容完整;倾向于使用直接点题的倒金字塔模式;新闻的阐释具有较高的客观性、权威性、真实性和精准性。2.通过使用梵迪克的意识形态工具,我们发现《大陆桥》新闻话语中主要描述新疆或中国积极的事情,不提及自身消极,以及其他国家消极的事件。说明《大陆桥》杂志想要向读者展现中国和新疆积极向上的形象,更好地服务于经济、政治等的发展。  本研究可丰富新闻话语分析,传播学以及跨文化交际等学科的研究数据,也对中国和新疆的外宣工作提供好的参考数据和建议。
其他文献
1986年,斯铂佰和威尔逊提出了关联理论。自此,语言学家的关注点开始从语言生成领域转到语言理解领域。关联理论不是为研究翻译而生,却对翻译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
本文主要研究詹姆斯如何看待艺术对道德的影响.虽然评论家们已经从不同角度讨论过这个问题,但关于佩特的唯美主义理论在詹姆斯作品中的体现,有些方面尚未得到研究者的重视,而
作为美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尤金·奥尼尔始终关注着现代美国人的生存状态,对人类精神与情感遭受巨大创伤的状况深感忧虑与悲观。奥尼尔在戏剧中对人物性格中的极端对
自17世纪西方哲学界笛卡尔提出人的主体性以来,翻译界提出翻译应该有其主体。关于翻译主体性的研究受到西方翻译理论界的广泛关注。20世纪70年代,翻译理论界的文化转向为我们开
罗伯特·洛威尔是二战后美国诗坛的主要代表人物。本文以罗伯特·洛威尔为其母系亲属、父母亲及其同时代的诗人所写的挽诗为研究材料,通过分析诗歌中自然物、社会生活环境、
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研究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各民族的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进行研究可以揭示很多语言现象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并对语言规划及语言政策的制定有
随着电视频道的不断增设,电视访谈类节目,尤其是关于热点话题的访谈节目不断增多。本文以经济类电视访谈节目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谈论财经类话题时访谈者对于受访者发言的立场转
培养自主学习是近年来外语教育界的热点,也是外语教学的新趋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的重要目标。 本文探索:1)学习者要构建意义还需要有方法论
翻译研究的发展与研究范式的演进密切相关,翻译研究范式从作者中心到文本中心再到译者中心的相继转换,揭示了一个中心取代另一个中心的历史。自“文化转向”以来,译者的文化
随着世界各国交往的日益频繁,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翻译是一种消除文化差异,促进文化交流和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了解的强有力的工具;其中,文化翻译则更是吸引了众多翻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