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企改革经历近20年的时间,目前仍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中心工作。国有企业产权交易已经成为优化国民经济结构中国有企业比重的主要形式。国有资本的有进有退,必须关注资本的增值能力。本文立足于国有企业在产权转让过程中的价格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建立国有产(股)权交易定价方案,以便形成相对客观公正的国有产权交易价格,为国资管理机构、企业的出资人、经营者、投资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和科学决策的依据。 产权交易一般都会涉及到资本运营、资产评估、财务会计、工程技术、招投标、拍卖、法律等许多方面的知识,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推动多种经济要素合理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不可或缺的市场手段。 国有企业是市场经济中体现综合要素的特殊的商品,国有企业产(股)权交易价格受国有企业整体价值、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职工安置、市场环境以及买卖双方的谈判能力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目前在国企产权转让的实际操作中,由于定价主体的错位、定价方法的单一以及产权交易方式的单一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国有产(股)权交易价格不能客观公正的反映国有资产的价值,因此我认为运用正确的方法,确定国有企业产(股)权交易的价格,客观公允的反映国有资产的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通过三个方案的设计,即前期方案设计——清产核资阶段、基础方案设计——资产评估阶段和实施方案设计——通过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采用拍卖、招投标、协议转让等形式,确定最终的国有产(股)权交易价格。但应注意,在使用上述定价方案时,还应注意充分考虑国有企业产权转让中历史遗留问题、职工安置等非市场因素对企业未来和社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