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溶液除湿具有较高的除湿效率以及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对溶液进行再生等特点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液态水蒸发冷却技术强化管内溶液降膜除湿的外冷型溶液除湿器,采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该种外冷型溶液除湿器中,单(多)组分溶液降膜除湿性能及热湿传递特性。首先,论文给出了氯化锂、氯化钙单(多)组分溶液密度、饱和水蒸气分压力、比热容的计算方法,并实验测量了单(多)组分溶液的密度、水蒸气分压。基于实验值给出了 LiCl-CaCl2在配比分别为2:1,1:1,1:2时混合溶液水蒸气分压计算修正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较为吻合。其次,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LiCl和CaCl2在蒸发冷却条件下的除湿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在所有实验条件下,浓度为0.35的LiCl溶液与浓度为0.45的CaCl2溶液除湿性能相似,其除湿率与对应空气出口温度均高于浓度为0.35的CaCl2溶液;浓度为0.35的LiCl溶液比浓度为0.35的CaCl2溶液的除湿率约提高73%,并且空气流量越大其绝对提高值越大。蒸发冷却空气流量增加除使除湿率增加外还会降低空气出口温度,约1.4℃。通过分析传热传质特性,给出了四个传热传质特性的关联式。再次,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LiCl-CaCl2在配比分别为2:1,1:1,1:2时混合溶液除湿性能及传热传质特性。结果表明:基准实验条件下,配比为2:1,1:1,1:2的混合溶液除湿率分别为2.26kg/h,2.05kg/h,1.99kg/h。且混合溶液中,氯化锂占比越大,混合溶液除湿率越高,对应空气出口温度越高。通过分析不同空气、溶液和蒸发冷却空气参数对混合溶液传热传质系数的影响,发现传热传质系数对空气流动状态的依赖性最大。最后,通过模拟对比发现,在不同条件下,混合溶液除湿率介于LiCl,CaCl2单组分溶液之间,且混合溶液中,氯化钙占比越大,外冷和绝热条件下除湿率差异越大。在干球温度小于32℃,相对湿度小于70%,氯化锂、氯化钙配比为2:1的混合溶液在外冷条件下的除湿率高于氯化锂纯溶液在绝热条件下的除湿率。本论文研究结果为该种外冷型溶液除湿器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