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血流储备分数(FFR)作为一种评价冠脉血管功能学的一个重要指标,已经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冠脉血管病变的评估中,尤其对于冠脉临界病变而言,确定其有无功能学变化对其下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单纯凭借冠脉造影(CAG)来指导冠脉临界病变的治疗,就有可能对无功能性缺血的冠脉病变行不必要的介入治疗,或对临床上有显著功能缺血的冠脉病变不能及时行介入治疗,这些都会增加患者相关疾病的风险。为了解FFR在冠脉临界病变中指导支架植入治疗的评价,而设计了本研究课题,以进一步证实FFR在临床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连续选取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接受CAG检查结果示冠脉临界病变(血管狭窄率介于50%-70%之间)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试验组19例,对临界病变行FFR测定,FFR>0.8者给予药物保守治疗,FFR<0.8者行PCI治疗;对照组21例,未行FFR测定,直接根据术者的临床经验、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决定是否行PCI治疗。比较两组置入支架数量、术后6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及再发心绞痛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支架植入明显少于对照组(0.16士0.37vs0.33士0.48)个,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6个月心绞痛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vs10%,P<0.05),术后6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5%vs14%,P>0.05)。结论1.FFR在指导冠脉临界病变的治疗中可减少患者支架置入数量,具有经济学效益。2.使用FFR指导冠脉临界病变的治疗可提高心绞痛缓解率,且短期内并不增加MACE率,可作为冠脉临界临界病变是否需PCI治疗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