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分拆上市是西方企业常用的股权运作手段之一,而其在中国大陆发展缓慢。2019年12月13日,证监会正式发布《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境内分拆上市通道正式全面打通,弥补此前分拆上市的制度空白,新规落地进一步提高资本形成效率,为我国多元化经营的大型企业进行分拆上市提供了新的机会。中国国内企业分拆上市实践及其绩效相关研究亟待丰富。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分拆上市的相关研究,从信息不对称视角、筹资和投资策略视角和管理层激励视角三个方面分析分拆上市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机理,针对分拆上市对公司经营绩效产生不同影响的来源进行剖析,将分拆上市的具体影响途径归纳为融资效应、剥离效应和市场效应三大效应。然后,对分拆上市母公司绩效进行评价分析,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母公司短期市场效应,发现在分拆公告日获得的平均异常收益的均值显著为正,说明分拆事件为股东创造了正向的财富效应;运用因子分析法评价长期经营绩效,结果表明在分拆上市后第一年出现明显上升,分拆上市后第二年略微回调。最后,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从短期市场效应和长期经营绩效两个方面着手,构建White异方差稳健标准误下的OLS模型实证检验各因素对绩效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1)在融资效应方面的因素中,母公司获得资金流入,在短期和长期均能提升自身的绩效水平,高新技术类子公司在短期对母公司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在长期却出现了负向影响;(2)在剥离效应方面的因素中,较高的业务相关度和国有企业均不同程度削弱了母公司短期市场效应和长期经营绩效,而多元化程度越高对公司绩效提升越显著;(3)在市场效应方面的因素中,在分拆时市场处于“热市”,对母公司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分拆至创业板和境外市场能够给股东带来正向的财富效应。在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公司发展和政府监管两个层面提出了改善我国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绩效的建议,指出在分拆时要明确适当的分拆上市动机、辨别适合的分拆上市标的、选择适宜的分拆上市市场以切实提升公司绩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