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隆起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53表达之间的关系,探讨脾胃湿热证与脾虚证在病理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的异同,探索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以期更好的协助指导中医药防治Hp感染隆起糜烂性胃炎。方法:选择Hp感染隆起糜烂性胃炎中医辨证符合脾胃湿热证、脾虚证的患者80例,其中脾胃湿热证44例,脾虚证36例,并设正常对照组18例,所有受试者均行胃镜检查,取胃窦部活检标本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组织染色法检测Hp,并取活检标本用于病理组织学诊断及PCNA、p53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1.Hp感染隆起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组的萎缩程度(34.1%)高于脾虚证(13.9%)组,脾胃湿热证组的肠化程度(36.4%)高于脾虚证组(13.9%),两组问萎缩、肠化程度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Hp感染隆起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组与脾虚证组胃粘膜PCNA表达增强,且较正常对照组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脾胃湿热证组PCNA表达高于脾虚证组,两组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正常对照组中胃粘膜内p53表达呈阴性或弱阳性,Hp感染隆起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组与脾虚证组胃粘膜p53表达增强,较正常对照组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脾胃湿热证组p53表达高于脾虚证组,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Hp感染隆起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病情进展较快,病情较重,可能与活动性炎症密切相关。2.PCNA、p53可能是Hp感染隆起糜烂性胃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分子事件,可能是疾病的转归及治疗中一个较有价值的监测指标。3.Hp感染隆起糜烂性胃炎证属脾胃湿热者,胃粘膜细胞增殖与凋亡处于一种失衡状态,可能有更高的痛变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