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培养的新生SD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为研究靶细胞,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ELISA、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和RT-PCR 技术动态观察了醛固酮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的ET-1/ET-AR和TGF-β1/TGF-βRⅠ系统表达的变化;同时观察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阿托伐他汀和普伐他汀)对醛固酮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 ET-1/ET-AR和TGF-β1/TGF-βRⅠ系统表达的影响;还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测定心脏成纤维细胞p44/42MAPK蛋白的表达,探讨了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和醛固酮干预下心脏成纤维细胞。p44/42 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因此,本实验从mRNA表达、蛋白质合成和分泌水平初步探讨了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和醛固酮诱导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ET-1/ET-AR和TGF-β1/TGF-βRⅠ系统表达的影响,了解其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其信号转导通路,为阐明心肌纤维化的发生机制,防治心肌纤维化提供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
实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
第一部分:醛固酮对心脏成纤维细胞ET-1/ET-AR系统表达的影响
目的:醛固酮对新生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ET-1/ET-AR系统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心脏成纤维细胞细胞培养液中的ET,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脏成纤维细胞ET-1,半定量RT-PCR 技术检测心脏成纤维细胞ppET-1和ET-AR tuRNA表达的变化。
结果:1.醛固酮剂量依赖性诱导心脏成纤维细胞培养液中ET水平的增加及螺内酯的抑制作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醛固酮(10<-9>、10<-8>和10<-7>mol/L)作用心脏成纤维细胞48 h,培养液中ET的水平明显增加,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P<0.01和P<0.01)。以螺内酯(10<-6>mol/L)预处理心脏成纤维细胞2 h后,再加入醛固酮(10<-7>mol/L)作用48 h后,培养液中ET 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同时,单独使用螺内酯(10<-6>mol/L)并不改变培养液中ET的水平。
2.醛固酮剂量依赖性诱导心脏成纤维细胞中ET-1含量的增加及螺内酯的抑制作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醛固酮(10<-9>、10<-8>和10<-7>mol/L)作用心脏成纤维细胞24 h,心脏成纤维细胞中ET-1的含量明显增加,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P<0.01和.P<0.01);以螺内酯(10<-6>mol/L)预处理心脏成纤维细胞2 h后,再加入醛固酮(10<-7>mol/L)作用24 h后,心脏成纤维细胞中ET-1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同时,单独使用螺内酯(10<-6>mol/L)并不改变心脏成纤维细胞中ET-1的表达。
3.醛固酮诱导心脏成纤维细胞ppET-1 mRNA表达的时间效应:在1%牛血清白蛋白心脏成纤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醛固酮(10<-7>mol/L)后0、1、2、4、和8 h,分别测定ppET-1 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2 h时,ppET-1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4 h达高峰(P<0.01),以后逐渐下降。
4.醛固酮剂量依赖性诱导心脏成纤维细胞ppET-1 mRNA的表达及螺内酯的抑制作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醛固酮(10<-9>、10<-8>和10<-7>mol/L)作用心脏成纤维细胞4 h,ppET-1 mRNA表达明显增加,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P<0.01和P<0.01);以螺内酯(10<-6>mol/L)预处理心脏成纤维细胞2 h后,再加入醛固酮(10<-7>mol/L)作用4 h后,ppET-1 mRNA表达与醛固酮(10<-7>mol/L)组相比显著降低,而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同时,单独使用螺内酯(10<-6>mol/L)并不改变ppET-1 mRNA的表达。
5.醛固酮对心脏成纤维细胞ET-AR mRNA表达的时间过程:在1%牛血清白蛋白培养的心脏成纤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醛固酮(10<-7>mol/L)后0、1、2、4和8 h,分别测定ET-AR 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正常对照组(0 h)心脏成纤维细胞表达少量的:ET-AR mRNA。给予醛固酮1 h后,ET-AR mRNA的表达无明显变化,而2 h后,ET-AR mRNA表达开始增加,4 h达高峰(P<0.01),8 h的时候较4 h组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水平。
6.醛固酮剂量依赖性诱导心脏成纤维细胞ET-AR mRNA的表达及螺内酯的抑制作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醛固酮(10<-9>、10<-8>和10<-7>mol/L)作用心脏成纤维细胞4 h,ET-AR mRNA表达明显增加,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P<0.01和P<0.01);以螺内酯(10<-6>mol/L)预处理心脏成纤维细胞2 h后,再加入醛固酮(10<-7>mol/L)作用4 h后,ET-AR tuRNA表达与醛固酮(10<-7>mol/L)组相比显著降低,而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同时,单独使用螺内酯(10<-6>mol/L)并不改变ET-AR mRNA的表达。
结论:醛固酮剂量依赖性上调心脏成纤维细胞的ET-1/ET-AR系统的表达,且此作用可能是通过MR受体介导的。
第二部分:醛固酮对心脏成纤维细胞 TGF-β1/TGF-βR Ⅰ系统表达的影响
目的:醛固酮对新生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 TGF-β1/TGF-βR Ⅰ系统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应用ELISA测定心脏成纤维细胞细胞培养液中的TGF-β1,Westem blot检测心脏成纤维细胞 TGF-β1,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心脏成纤维细胞TGF-β1和TGF-βR Ⅰ mRNA表达的变化。
结论:醛固酮剂量依赖性上调心脏成纤维细胞的TGF-β1/TGFβRⅠ系统的表达,且此作用可能是通过MR受体介导的。
第三部分:阿托伐他汀和普伐他汀对醛固酮诱导心脏成纤维细胞ET-1/ET-AR系统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和普伐他汀对醛固酮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的ET-1/ET-AR 系统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心脏成纤维细胞细胞培养液中的ET,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脏成纤维细胞ET-1,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心脏成纤维细胞ppET-1和ET-AR mRNA表达的变化。
结论:阿托伐他汀和普伐他汀剂量依赖性下调醛固酮诱导心脏成纤维细胞ET-1/ET-AR 系统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甲羟戊酸代谢途径有关。
第四部分:阿托伐他汀和普伐他汀对醛固酮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TGF-β1/TGF-βR Ⅰ系统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和普伐他汀对醛固酮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的TGF-β1/TGF-βR Ⅰ系统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应用ELISA测定心脏成纤维细胞细胞培养液中的TGF-β1,Westem blot检测心脏成纤维细胞 TGF-β1,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心脏成纤维细胞TGF-β1和TGF-βR Ⅰ mRNA表达的变化。
结论:阿托伐他汀和普伐他汀剂量依赖性下调醛固酮诱导心脏成纤维细胞 TGF-β1/TGF-βRⅠ系统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甲羟戊酸代谢途径有关。
第五部分:p44/42 MAPK信号转导系统在心脏成纤维细胞 ET和TGF-β1分泌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p44/42 MAPK 信号转导系统在心脏成纤维细胞 ET 和ET和TGF-β1分泌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ELISA分别测定心脏成纤维细胞细胞培养液中的。ET和 ET和TGF-β1,Western blot 技术检测心脏成纤维细胞 p44/42MAPK和磷酸化p44/42 MAPK蛋白含量的变化。
结论:醛固酮能通过MR活化新生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的p44/42 MAPK,诱导ET和TGF-β1表达;阿托伐他汀和普伐他汀可能通过甲羟戊酸代谢途径下调醛固酮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p44/42 MAPK的活化水平,抑制醛固酮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ET和TGF-β1的分泌,从而减缓心肌纤维化。从分子水平探讨了p44/42 MAPK作为信号转导通路在心肌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螺内酯、阿托伐他汀和普伐他汀抗心肌纤维化的机制,为心肌纤维化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