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磷酸钙与骨组织相关细胞的相互作用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磷酸钙(Calcium phosphate, CP)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的关注。作为人体硬组织的主要无机组成部分,常规CP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以及骨传导性,因此在骨组织修复,填充和药物载体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到目前为止人们对纳米CP材料的毒性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并且对其与细胞的相互作用过程知之甚少,这些问题制约了该材料在临床上的应用。本文以纳米CP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制备出了三种不同形貌的纳米CP颗粒,通过透射电镜,场发射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动态光散射,X射线衍射对CP颗粒及其膜的尺寸,形貌,粗糙度和结晶度等性质进行表征;(2)研究了所制备的CP纳米颗粒对MG-63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采用MTT,ALP以及荧光标记等方法检测纳米CP颗粒对MG-63细胞的黏附,增殖,迁移,分化以及凋亡等生物学性质的影响;(3)探索了纳米CP进入细胞时的跨膜运输过程,采用罗丹明对纳米CP进行荧光标记,然后与细胞共培养一段时间,用共聚焦显微镜实时监测纳米CP颗粒的跨膜运输过程。利用Chlorpromazine, Nystatin, Wortmannin, Dynasore4种阻断剂阻断不同的细胞内吞途径,并观察其对纳米CP颗粒跨膜运输过程的影响。本课题得到如下主要结果和结论:1.成功的制备了棒状,球状,梭状纳米CP颗粒。其粒径大小分别为120nm,50nm,120nm;棒状纳米CP结晶度较高,梭状纳米CP有一定的结晶性,而球状纳米CP是以非晶形式存在的;三种纳米CP膜中,球状纳米CP有较大的粗糙度,而棒状和梭状纳米CP的粗糙度相似且小于球状纳米CP。2. CP形貌,结晶度对MG-63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影响。颗粒长径比大,结晶度高的颗粒,能促进细胞的增殖;反之,则抑制细胞的增殖。CP膜的粗糙度对细胞的黏附过程具有明显的影响,粗糙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三种CP都能够有效的促进细胞的迁移,但对细胞的分化和凋亡没有明显的影响。3. CP进入细胞需要能量,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Chlorpromazine, Nystatin两种阻断剂对纳米磷酸钙的内吞过程没有影响,Wortmannin能够有效抑制纳米CP的内吞过程。表明纳米CP很可能是通过巨胞饮作用进入细胞。
其他文献
微波烧结的原理是利用材料的介质损耗与微波相互作用促使材料的快速致密化,能够改善材料性能,且具有节能、环保等优点。材料的介电性能,材料内部等离子体现象及微波的功率再
个人护理品和药品PPCPs在人类生活中得到了广泛使用,绝大多数的PPCPs并不能完全被人体利用或吸收,而污水处理厂没有针对这些物质的处理工艺,大量PPCPs进入环境中,对生态环境
以氮化硅、氮化铝、氧化铝、氧化钇等为原料,在热压烧结(5~30MPa,1550~1900℃)和超高压烧结(5.5GPa,1500~1750℃)条件下,成功的制备了β-Si3N4及β-Sialon材料。在此基础上,向原料中
薄膜太阳电池因其具有质轻、生产成本低、可被制成柔性可卷曲形状、便于大面积连续生产等突出优势,被公认是未来太阳电池发展的主要方向,并已成为国际上研究最多的太阳电池技术之一。而CuInS2(简称CIS)这种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具有较大的吸光系数、合适的禁带宽度(1.5 eV)、禁带宽度对温度的变化不敏感、稳定性高、低毒等优势,非常适合作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光吸收层材料。因此,基于CuInS2这种光吸收层材
木论文利用直流磁控溅射的方法在硅基片上沉积非晶碳膜,从而形成非晶碳膜/硅(a-C/Si)异质结材料,再在a-C/Si异质结表面沉积金属钯膜,最终得到钯/非晶碳膜/硅(Pd/a-C/Si)异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轻质高强、高弹性模量、高比强度和高比刚度的以铝锂合金为代表的高强铝合金是优秀的航空航天材料,焊接在提高材料利用率、减轻结构质量、降低成本方面具独具优势,尤其是高能
深海的开发力度逐渐加大,随之而来的是结构材料的选用,其中低合金高强钢便被广泛应用于深海环境。以属于柔性结构的钻井隔水管为例,其工作环境为具有强腐蚀性的海水全浸区,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