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外国留学生线上汉语学习效果研究 ——以辽宁大学留学生为例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xua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20年下半年起,由于受全球范围内新冠疫情的影响,国内疫情一直处于时起时伏的状态。现阶段国内疫情再次席卷而来,在严格遵守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国内各高校根据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倡议,有序开展线上学习。在此期间外国留学生却成为一个特殊群体,大部分留学生都身居国外,与国内学习存在时差等问题,这些问题迫切需要相关研究与回答。因此,针对留学生线上汉语学习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以辽宁大学留学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留学生视角出发,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统计分析法,对留学生的线上汉语课堂学习效果进行调查与分析。最后结合调查分析结果综合分析当前留学生在线上汉语课堂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本论文主要包括六部分内容。首先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理论基础、文献综述以及对学习效果的概念界定,文献综述部分运用时间纵向的研究方式,对相关研究发展现状进行归纳梳理。第一章主要从教师授课、学生学习与平台使用三个方面,对国内以及辽宁大学留学生的线上汉语教学和学习现状进行简要说明。第二章为本文的调查研究设计与实施。主要包含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对象、设计、实施以及问卷信效度分析。其中问卷设计主要依据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和本文对学习效果的概念界定,从而确定本问卷的一级维度和二级维度。一级维度为内部心理维度和外部表现维度,二级维度包括知识的掌握、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习满意度、课后作业等10个二级指标。第三章是对留学生线上汉语学习效果的调查结果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对问卷调查结果和访谈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调查结果论述分析留学生线上汉语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为提出相应建议,主要从留学生、汉语教师以及线上学习平台角度提出针对性建议。最后为结语部分,主要对本文调查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指出本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通过研究,本文得出结论,留学生线上汉语课堂学习效果良好,基本可以达到预期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国际中医师胜任素质模型,为国际中医师的选拔与培养提供借鉴。方法:以冰山模型为基础,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调查问卷法构建国际中医师胜任模型的因子与具体指标。结果:行为事件访谈结果取得25项因子,发放100份调查问卷,对因子做探索性分析。有效回收问卷98份。最终得出包含4项因子,16项指标的国际中医师胜任素质模型。结论:国际中医师胜任素质模型包含4项因子:因子1为中医专业知识,包含中医理论知识
目的 探讨吴茱萸复方热熨法在胸腰椎内固定术后便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医院行胸腰椎内固定术后便秘的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吴茱萸复方热熨法,对比两组患者便秘发生情况、术后首次排便时间等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期间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
【目的】为了探讨全国畜牧业碳排放的时空特征、预测?2060年碳排放趋势,【方法】利用排放因子法对全国2001—2017年畜牧业碳排放进行估算,并根据中国膳食协会所制定的膳食指标的食肉量进行预测。【结果】结果表明,2001—2017年全国畜牧业CO2-e排放量整体呈现出升高-降低-回升-降低的趋势,并在2005年达到畜牧业碳排放峰值,估算为4.86亿t。在碳排放源中,畜禽胃肠道发酵的碳排放量占比高于
随着新课改,特别是历史的变革,作为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历史教师,面对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与压力。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要进行有效的交流,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本文就当前新课程观下的中学历史教学进行了研究,并就当前中学历史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目的:构建中医师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为中医师的任用、培养、考评等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行为事件访谈初步构建指标体系,参考相关胜任力著作和文献形成专家咨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面向30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和90%,权威系数分别为0.94和0.97,第2轮指标体系变异系数一级指标0.07~0.18、二级指标0.07~0.16和三级指标0.07~0.18。最终形成中医
<正>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空间感的培养是教学的重点。学生读图时可以通过丰富的地理信息感知地理现象的成因与变化等。学生读图能力提高了,就可以有效地掌握地理知识的逻辑关系,就可以提高利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掌握地理学习规律、发现地理问题与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地图是地理教学的重要载体,培养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是提高学生地理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一、引导学生读图,激发学习
期刊
《经济学人》封面作为一种典型的多模态语篇,集语言与图像于一体,呈现出语言与图像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图文特点。杂志封面中的语言和图像作为两种代表性的符号形式,也是人类社会的两种不同的媒介。研究语言与图像之间的关系,即语图关系研究是当下很多学者关切的焦点,也是学术界关注热点之一。然而以往的分析侧重于运用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探讨语图之间的关系,鲜少以互文和视觉修辞角度探究多模态语篇的语图关系。本文运用克里
针对当前外球面球轴承座加工精度及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数控复合加工机床,轴承座仅一次装夹,基于镗杆旋转中心、刀具摆动中心、工件球面中心三心合一的复合运动原理,通过粗镗、镗槽、半精镗、精镗完成球面孔和油槽的镗削,同时完成球面注油孔钻孔、攻丝加工。采用新的加工机床后,轴承座加工精度及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正>【教材分析】《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走近鲁迅”主题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它是一首现代诗。诗人运用对比写法,不仅表达了对鲁迅的怀念,还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诗歌巧妙运用了鲁迅《自嘲》《〈野草〉题辞》中的诗句,高度概括了鲁迅甘于奉献、勇于斗争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向鲁迅学习,做真正有价值的人。诗歌凝练、含蓄的表达,给学生理解诗句造成了一定困难。
期刊
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推进农业领域减排固碳,增强农业在碳汇发展方面的能力,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绿色低碳的高质量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从绿色低碳技术能力不足制约农业减排增汇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压缩农业减排固碳空间、小农户分散化经营增加农业绿色低碳转型难度这三个方面,分析了农业减排固碳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在碳达峰与碳中和背景下加快绿色发展的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