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9亿多,占总人口约70%。改革开放以后,虽然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础相当薄弱,农业生产规模小且分散,劳动生产率低,技术落后、农产品附加值小、商品率低,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解决好“三农”问题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是切实有效地加大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力度。而农村公共品财政投资是加大农村公共品供给,促进农村公共品发展的有力保障;是贯彻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和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焦点之一,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性措施。因此,农村公共物品财政投资问题研究,将有助于实现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有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本文根据经济学、财政学、行政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中财政投资的重要作用和现状,探讨财政投资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结合国外先进的经验,提出改善财政投资行为、提高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的对策建议。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导言。本章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概述国内外关于农村公共品财政投资的研究动态,确立了本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总结了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农村公共品财政投资的相关理论。本章从理论视角阐述了农村公共物品投资的理论基础,系统介绍了公共物品理论和财政投资理论两个密切相关又相对独立的基础理论,为本项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三章:农村公共品财政投资现状分析。根据时序资料,分三阶段,总结了建国以来农村公共品财政投资的演变过程,分析了目前农村公共品财政投资规模及结构现状,归纳总结农村公共品财政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章:国外农村公共品财政投资经验借鉴。分别介绍了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农村公共品财政投资的基本做法与特点,并总结出对我国的有益启示:一是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优化财政投资结构,加强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二是不同发展阶段确定不同农村公共物品投资重点,并采用多元化的投资方式;三是财政扶持金融进而间接进行农村公共物品投资是各国财政投资的重要方式。第五章:完善农村公共品财政投资的对策建议。根据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的分析,针对目前农村公共品财政投资所存在农村公共品财政总量供给不足、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等主要问题,提出完善财政投资的对策和建议:一是扩大投资规模;二是优化支出结构;三是改革农村公共品财政投资的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