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盐微生物在不同盐度条件下的驯化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齐鲁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an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盐碱化是可用耕地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缓解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对我国土地的利用率以及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十分重要。目前,缓解土壤盐胁迫的方法主要有水利改良、农耕技术改良、化学试剂改良、植物改良等。但是上述方法存在着成本高、时间周期长、不可持续等缺点。因此,需要一种有效的缓解盐胁迫的方法来弥补上述缺陷。本文从盐碱土壤中筛选出耐盐微生物作用于植物,从而缓解盐胁迫促进植物的生长,具体研究内容如下:耐盐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使用平板划线法在含有2%Na Cl的Anaerobic broth培养基和Marine broth 2216培养基上分离出盐碱土壤样品中的耐盐菌株,使用分区划线法进行纯化。耐盐微生物的鉴定与筛选:将分离纯化出的8菌株,通过16S r DNA进行测序分析,与NCBI中已有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构建发育树,确定菌株的名称。通过查阅文献对8株菌进行初步了解,选出实验菌株Bacillus velezensis、Bacillus thuringiensis和Brevibacterium frigoritolerans进行后续实验。耐盐微生物的驯化:将实验菌株在4-10%Na Cl条件下逐级培养、驯化,使其能够耐受高盐胁迫。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监测其在不同盐度驯化条件下的微生物活性,以确定其在盐胁迫下能够稳定生长。实验结果表明,驯化后的实验菌株均能耐受10%的盐胁迫并在不同的Na Cl浓度下呈现出稳定的生长趋势。因此,驯化后的实验菌株能够适应不利的盐胁迫条件,保护其宿主抵抗盐胁迫环境。耐盐微生物促进植物生长的特性:通过测定实验菌株在0-10%Na Cl浓度下的促进植物生长的特性,确定其促进植物生长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B.velezensis拥有良好的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脱氨酶活性、吲哚乙酸(IAA)生产;B.thuringiensis拥有良好的IAA生产、溶磷能力、固氮能力;B.frigoritolerans拥有良好的ACC脱氨酶活性、IAA生产、溶磷能力和铁载体能力。每个实验菌株都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促进植物生长的特性,并且这些促生特性具有良好的互补性。盆栽实验:将供试植物种植于含有不同Na Cl浓度下(0、50、100、200、300、400m M)的土壤中,探讨实验菌株单独或共同作用对不同盐胁迫下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菌株的作用效果是共同作用>单独作用>空白对照。对于单独作用,B.frigoritolerans作用的植株表现出最佳的生长参数。
其他文献
面向"新工科"和应对未来的各种挑战,学生需具备创意、创新、设计实践能力以及跨学科融合能力。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关注创新实践类课程的实施情况,是培养工程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基于Kolb体验式学习循环理论,提出在创新设计类课程中系统化、多层次地贯穿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和主动检验过程,形成螺旋上升的学习循环,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创新思维与现代设计"课程
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岭南地处"重瓣花朵"式华夏文明圈的最南边,是"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中轴的南方地区"的南方。本文主要以广东的考古发现为轴线,结合几代考古学人的研究成果,以访谈的形式简单梳理岭南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到秦汉之际,包括文化面貌和生计方式极具多样性的"百越"文化最终融入华夏成为秦汉帝国南疆的漫长历程,借此纪念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
在国家"十四五"开局之年的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又重点提及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国家整体的政策支持导向以及工作重点方向上不难看出,农业产业化和乡村振兴无疑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但由于农业关乎社会民生及安全的特殊性,如何结合产业市场方式,兼顾民生保障同时又符合中国实际成了现阶段最迫切需要解决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学体育课程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并行。文章分析了大学体育课程开展网络教学的意义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学体育课程网络教学的实施策略,以期提升大学体育课程网络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历史概念是指人们对历史事实的概括和总结,反映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认识[1]。而历史大概念与一般的历史概念不同,它不仅是反映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更重要的是它能"使得离散的事实和技能相联系并具有一定的意义"[2]。对初中历史学科而言,大概念不仅能够让学生理解相应的学科概念、掌握学科技能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所习得的内容系统化、学科化。在常规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易忽视大概念对整个课堂
期刊
历史大概念教学是培育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本文以马扎诺精准教学系列之《区分异同:深度理解的方法》为指导,以"历史周期率"为例,探讨大概念教学实施的有效路径。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汉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意义非凡。课程标准要求在了解秦汉历史的基础上,形成两个认识,一是秦汉兴盛的意义,二是衰亡的原因。以秦汉衰亡为例,按照传统的教学思路,应该分解为几个具体学习任务开展教学:了解秦朝
期刊
石油作为三大传统能源之一,其储量和开采能力已然成为21世纪大国竞争的重要筹码。钢制套管处于油水井的最外层,由于地质因素和开采因素的影响,地下力学系统复杂导致套管损坏时有发生。套损是施加在套管上的作用力超过其承载能力时发生的弯曲、断裂等现象,轻则降低出油效率,重则油井废弃,给生产带来沉重的损失。因此,通过一定的手段监测套管服役状态,尤其是形变量的实时采集,建立异常形变预警预报机制,为采取保护和补救措
与可充电电池相比,超级电容器具有优异的循环寿命、高功率密度、快速充放电率、环保和安全等优点,在作为可靠的能量存储系统为下一代电子设备提供动力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超级电容器的性能高度依赖于其组成材料的性能,特别是其电极中使用的活性材料的性能。高电荷密度、高电导率导电聚合物因良好的环境稳定性能、低毒性、易制备低成本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超级电容器电极赝电容材料。为了克服导电聚合物循环稳定性能差的缺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就业进入"双向选择"时期,这使得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变得十分严峻。残疾大学生在学习特征、思维特征和情感特征等方面异于常人,具有显著的群体特征。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社会偏见存在、同等条件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缺乏相关的就业政策支持以及所学专业单一、就业面较窄等。新时期构建残疾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要建立健全残疾大学生就业帮扶机制,对残疾大学生开展多层次、有针对性
介绍了PDS脱硫技术和DDS脱硫技术的理论基础,进一步分析了DDS脱硫技术在铜陵泰富的焦炉煤气脱硫应用情况,实践表明脱硫效率可以提高到99.6%,最终煤气含硫量低于20mg/Nm3,脱硫液中的副盐含量对脱硫效果没有显著影响,提高了脱硫系统可操作性、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