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杂的结构和组成严重制约着废旧线路板的综合利用,而其中金属材料的处理是主要的瓶颈问题。废旧线路板金属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铜和贵金属的回收,较少涉及其他金属的处理,而现有的研究在试验策略上存在较大缺陷,机理方面的讨论也较为缺乏。本文综合考虑资源性与危害性,利用真空蒸馏技术处理废旧线路板金属混合物,进行了试验设计,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金属真空蒸馏的效应机理。运用全因子设计,评估了压强、温度、时间、粒度和质量对纯金属真空蒸馏的效应,响应量为气化率。并将金属蒸馏分为蒸发、传质和冷凝三个过程,对这三个过程分别进行了数学分析,建立和求解了纯金属蒸馏模型。结果表明,低水平压强的效应不显著,在后续的试验中,操作压强选取0.1Pa。温度和时间的效应是统计显著的,而且温度和时间的变大都能引起气化率的增大,另外,时间处于高水平时,温度变化引起的气化率变化值大于低水平时间下的变化值。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因子效应一致,即纯金属蒸馏模型解释了过程的机理。在纯金属试验和模型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全因子设计,优化真空蒸馏分离焊锡的工艺参数,并在纯金属模型中,引入活度系数与粒度、质量两个因子,并认为这两个因子存在函数关系,提出了全熔金属分离模型的思路。试验结果表明,温度、时间、粒度和质量的主效应显著,而质量在效应上与粒度相反。利用响应面设计分析了真空蒸馏除锌的因子效应,结果表明,粒度为70mesh时,锌气化率达到极值。质量对气化率、气化量这两个响应量的效应是相反的。以试验研究为基础,对纯金属蒸馏模型进行了改进。在传质方程中引入Blake-Kozeny-Burke-Plummer方程,然后将新的传质方程转化为关于蒸馏速率的隐函数,提出了整数层和小数层的概念,建立并求解了非全熔金属分离模型,对真空蒸馏除锌的机理进行了阐述。根据试验设计和机理模型的优化结果,利用真空蒸馏处理废旧线路板金属混合物,重点考察了其中锌的去除,研究表明锌实现了高效去除,气化率能够达到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