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HDC1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zheng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生率在所有癌症中排名第5位,致死率在所有癌症中排名第2位。中国约占据了全球50%以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根治性切除术是目前肝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因为肝癌发病较为隐匿,且易转移、易复发、死亡率高等特点,肝癌的治疗效果依旧不够满意,患者预后仍不够理想。探寻与肝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因子及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给患者的早期诊断带来帮助,给肝癌的治疗带来新的选择,也可能给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m6A作为最常见的RNA甲基化修饰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YTHDC1作为m6A的识别蛋白,能够结合多种剪切因子参与mRNA的选择性剪切、识别m6A mRNA介导其出核等。其在人体的组织中普遍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结肠癌等恶性肿瘤组织中异常表达,并对其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但是在肝细胞癌中却未见研究报道。为了探究YTHDC1在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我们进行了此项研究。方法:通过TCGA等数据库分析YTHDC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收集2012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胆外科同一医疗组因肝细胞癌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组织标本,并在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10位患者的组织标本行qRT-PCR检测YTHDC1 mRNA在其中的相对表达;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位患者的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以观察组织中YTHDC1蛋白的表达情况。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比YTHDC1 mRNA及蛋白在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分析患者肝癌组织中YTHDC1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统计YTHDC1在不同参数中的高表达率;结合随访资料分析与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不同YTHDC1表达水平患者之间的无瘤生存时间差异。结果:生信分析结果提示,YTHDC1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且高表达患者预后较差。肝癌组织中YTHD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较其在癌旁组织种显著高表达(p<0.05)。其表达水平与患者AFP水平、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微癌栓、门脉癌栓、TNM分期、BCLC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有关(P<0.05)。肝癌组织中YTHD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是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分析提示YTHDC1高表达的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时间较低表达的患者明显短(P<0.05)。结论:在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中,YTHDC1 mRNA和蛋白均在肝癌组织中异常表达,YTHDC1的表达与患者的部分临床病理参数有关。且YTHDC1高表达的患者其术后无瘤生存时间较短。YTHDC1可以作为影响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不仅要遵循国家的建设规范,还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要重视学生的就业现状,使实践教学在内容多元化、设置体系化等方面不断提高实践教学建
通过对2010年我国房地产限购政策出台后所引发种种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得出了虽然"限购令"在控制房价和抑制房地产投机投资等方面有巨大的作用,但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经过分析
汉语过程写作教学作为第二语言写作教学的一种新理念,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前汉语写作教学中的一些瓶颈问题,但从聚焦写作成品到聚焦写作过程同样背离了语言教学的根本目标。
秦桧死后,为革除时弊,重构官僚政治体系,宋高宗政权曾开展"绍兴更化"运动。表面来看,这只是针对秦桧专政时期制造大量冤狱的拨乱反正,实质上却是重整此前官僚体系的标志。"绍
分别从桩基的作用原理、桩体的材料结构、对周围建筑的影响以及施工工艺及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注意事项和改善措施。
针对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检测进行了深入分析,介绍了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测的重要性,从压实度、平整度、弯沉度、抗滑性等方面阐述了具体的检测手段。
目前光电检测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高科技武器、精密制造等行业中。本文主要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技术的激光检测方法。利用单片机进行激光脉冲信号的调制、控制发射 ,再
玉米须又叫玉米胡子,内含玉米糖甙、皂甙、生物碱及维生素K等成分,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材。祖国医学认为,玉米须性平、味甘,具有利尿、泄热、平肝、利胆、降低血压的功效,主治
期刊
<正>事件回顾:3月21日,一篇发布在知乎上的文章《劲爆!传好大夫"虚拟互联网医院"被国家卫计委叫停》在医疗圈广为流传。文章表示,国家卫生计生委内部传出声音,将叫停好大夫在
建构论的核心观点是性别不是事先存在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社会实践和交际活动中建构的。文章从语言中的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用四个方面入手揭示语言对性别身份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