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不确定性、债务期限结构与金融稳定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lzcy_yt190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8年全球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我国面临国内外经济环境高度不确定。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发展后,我国经济增速进行了调档,但由于新动能赋能不足,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乏力,投资与消费不足等原因,我国经济稳增长也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而国外经济金融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由于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长期积累的矛盾激化,各类“黑天鹅”、“灰犀牛”等事件频发,如2008年全球次贷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油价暴跌、股价暴跌以及英国脱欧等重大事件,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特别是2020年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给世界经济雪上加霜。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升,而疫情的影响导致我国的外需严重下滑,因而,世界经济的震荡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中美贸易摩擦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以及部分主要经济体金融脆弱性持续增加,都使我国经济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我国经济运行也面临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等多方面挑战,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也逐渐显露,如保险、银行、资本市场违法违规,债券市场违约等金融风险事件频发。而不合理的债务期限结构、短借长用等问题是债券违约的重要因素,也将威胁到我国金融稳定。因此,不管是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幻莫测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还是国内债券市场违约等金融风险事件频发的危机暗藏,都严重威胁着我国经济金融的安全,也给我国保持经济金融稳定运行带来了严峻挑战。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保持我国经济金融系统平稳运行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难点,也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本论文关于经济不确定性通过债务期限结构这一传导渠道影响金融稳定的机制分析,有助于政策实施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从而预防和化解一些潜在风险。同时,对进一步厘清经济不确定性影响金融稳定的传导渠道具有一定的文献贡献和理论意义。文章第一部分对经济不确定性、债务期限结构和金融稳定等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全面梳理,在对债务期限结构和金融稳定的影响因素、金融不稳定成因及经济不确定性的传导渠道分析后,对经济不确定性、债务期限结构和金融稳定进行了理论模型推导和分析。文章第二部分对中国经济不确定性指数进行测度时,通过梳理文献,对现有测度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根据其测度的思想和方法的不同分为基于波动性的测算法、基于离差或预测误差法、基于非经济代理变量和基于状态估计类四大类,并进一步细分。接着,又详细介绍了以上四大类测算方法的每一类中具有代表性的测算方法,重点介绍了本论文所采用的JLN不确定性指数测度方法的思想、优势及其计算步骤。借鉴了JLN不确定性指数测度方法,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选取141个宏观经济指标、69个金融指标,共计210个变量作为计算不确定性的因子,样本区间为2002年2月至2019年6月。通过数据处理,得到中国经济不确定性指数。通过迭代得到经济不确定性指数向前1-12期的预测值,并结合我国实际对未来1个月、3个月和12个月的经济不确定性指数进行了分析,发现不确定性指数走势与我国实际基本相符,由此证明了该指数的有效性。文章第三部分在构建我国的金融稳定指数时,通过文献梳理,对金融稳定现有的评估方法进行了归类总结。目前,金融稳定的评估根据其研究者不同及使用目的的不同而主要包含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及构建金融稳定指数两个层次。接着,在IMF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借鉴了已有研究文献,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金融稳定指标由金融发展指标、金融脆弱性指标、金融稳健性指标及世界经济形势指数等四大类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组成。选取了2002年2月到2019年6月的月度数据共209个样本,在进行数据处理后,采用等方差权重法进行合成,最终得到中国的金融稳定指数。最后,对所合成的金融稳定指数结合历年的经济等重大事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金融稳定指数的走势与我国样本期间的实际发展情况基本相符。整体来说,我国金融稳定在趋稳向好,只有在次贷危机前后及欧债危机期间受到了强烈冲击,此后,由于我国政府迅速的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经济发展缓慢复苏,金融系统逐渐恢复稳定。文章第四部分在研究经济不确定性通过债务期限结构对金融稳定影响机制的宏观实证时,介绍了宏观变量动态关系模型VAR及其演变过程,TVP-VAR是在VAR基础上不断发展而成的非线性、时变参数模型,适合本论文分析变量间的时变特征,因而详细介绍了TVP-VAR模型的原理、计算步骤等。接着,选取了2002年6月至2019年6月的我国每月发行的所有债券的平均到期日,并按每只债券的发行量占比进行加权而得到债务期限结构的宏观变量。然后,又对经济不确定性、债务期限结构和金融稳定这三个宏观变量进行了平稳性检验,确定了模型结构滞后期为3期,对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再进行模型参数估计。最后,针对模型TVP-VAR的脉冲响应函数结果,进行了时变脉冲响应曲线和特定时点脉冲响应曲线分析。脉冲响应结果显示:第一,我国的金融系统非常敏感,很容易受到内外部金融环境的影响,同时金融系统吸收冲击的能力较强,能很快消化吸收来自自身的冲击;第二,债务期限结构长期化有利于金融稳定,但这种影响存在三个月左右的时滞;第三,金融稳定受到经济不确定性的负向冲击在次贷危机前波动剧烈,次贷危机后相对平缓,不过由于信息不对称,经济不确定性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3个月左右);第四,在短期内,债务期限结构受到经济不确定性冲击的响应较为迅速且强烈,经济不确定性上升会导致债务期限结构短期化,而长期来说,经济不确定性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较为微弱。为使结论更加可靠,本论文将金融债务期限结构和企业债务期限结构替代总的债务期限结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替代经济不确定性指数,将贷款融资期限结构替代债务期限结构进行稳健性检验,除了金融债务期限结构短期化有利于金融稳定外,得出的结论也基本一致,证明了结论的可靠性。那么,综合起来可以得出:经济不确定性可以通过债务期限结构短期化而引起金融不稳定,金融债券除外,也就是说,从总体上来说,存在经济不确定性通过债务期限结构影响金融稳定这一传导渠道。文章第五部分在研究经济不确定性通过债务期限结构对金融稳定影响机制的微观实证时,即对企业财务脆弱性的影响时,对文献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研究假设。使用了2002年—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年度数据实证检验了经济不确定性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关系,以及债务短期化是否扩大了企业受到市场流动性收紧冲击的风险敞口。对经济不确定性指数、债务期限结构和企业财务脆弱性等三个主要变量采取多种衡量方式进行回归分析来检验稳健性;通过对所有解释变量进行滞后一期,引入“超日债”事件作为外生冲击考察经济不确定性与债券期限结构之间的关系等形式来控制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1)经济不确定性指数上升使企业债务期限趋于短期化,其主要力量来自应付账款这个商业信用活动,这一结论对于不同方法计算的年度经济不确定性、不同指标衡量的债务期限是稳健的;(2)市场流动性收紧通过经济不确定性引致的展期风险增加了企业财务脆弱性,即经济不确定性导致的债务短期化显著放大了企业受到市场流动性收紧冲击的风险敞口,经济不确定性较高时期企业财务状况会变得更脆弱;(3)市场流动性收紧通过经济不确定性引致的展期风险减少了企业投资,我国存在经济不确定性影响宏观经济的债务期限结构传导渠道;(4)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经济不确定较高时期,非国有企业是债务期限短期化的主要力量,经济不确定性影响宏观经济的债务期限渠道主要通过非国有企业发挥作用。综合上文对经济不确定性、债务期限结构和金融稳定影响机制的宏微观实证分析,可得到最终结论:一是经济不确定性对金融稳定存在较强的负向冲击,即经济不确定性上升不利于金融稳定;二是存在经济不确定性通过债务期限结构影响金融稳定的传导渠道。宏观层面,经济不确定性上升会导致债务期限结构短期化,而这种短期化会通过影响人们的预期而不利于金融稳定;微观层面,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导致的债务短期化显著放大了企业受到市场流动性收紧冲击的风险敞口,从而使企业财务状况变得更脆弱。上文的研究结论,可以给政策执行者提供一定的启发:一是在内外不确定性上升时,货币、财税、汇率、收入政策等,要适时对冲,稳定公众预期;二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引导长期资金进入实体经济领域;三是多管齐下,缓解非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四是适度进行金融创新,对冲金融风险。
其他文献
电力变压器是电网系统中能量输送和分配的核心设备,一旦发生故障,会给社会带来不可估计的经济损失以及严重的安全问题。近些年来,因变压器绕组受到绝缘油中腐蚀性硫的影响而引发的输变电设备故障时有发生,受到了国内外众多研究机构的关注。国际大电网组织分别在2005年和2009年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来解决这一问题,相关行业还制定了标准严格控制绝缘油中腐蚀性硫的含量,希望从事故源头控制硫腐蚀现象的产生。国内外电网公
在当前我国“三农”工作重心由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转换背景下,农民创业跃迁(即从生存型农民创业到机会型农业创业的跃迁)成为农民创业者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缓解与消除农民群体贫困的主要途径,并构成农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革力量。然而处于非正式市场的农民创业者既局限于“模糊风险厌恶”的行为特征又缺乏必要的创业资源,仅凭自身力量难以跨越非正式与正式市场间的制度鸿沟,使得创业支持对其成功实现跃迁
选区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是一种以预置铺粉、分层制造、叠加成形原理进行“增材”式三维加工的高端数字化制造技术。该技术具有自定义形状设计、高加工精度和加工周期短等优势,在复杂精密构件成型加工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SLM成形过程中,金属熔池的流动与传热等热流体行为直接影响成形件的质量。然而,目前对该过程中金属熔池的热流体行为及其相关的诸多物理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研究地下岩体的开挖卸荷规律,对于深部开采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地下岩体在开挖之前可能遭受其他采掘工程或人为灾害的影响,如爆破、机械振动、矿井火灾等对邻近将要开挖的岩体造成了预损伤。这种损伤在试验研究中很容易被忽视,从而导致人们对于岩体卸荷力学特性认知的偏差。为此,本文以质地细密的青砂岩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考虑了荷载和高温两种预损伤因素,依托RTX-3000试验系统开展了预荷载损伤砂岩的真三轴卸荷力学试验
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首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随后,全国各地也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管控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尽管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已初步建立,但学界和实务界对生态保护红线的内涵及外延尚存争议,生态保护红线制度还存在划定权性质不清、配置失当以及区域准入评价制度
相较于民法、刑法等传统的部门法,经济法更为强调法律的事先预防以及事中监管而不是事后救济,所以司法在经济法的研究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相关的研究也较为薄弱,这是不利于建构整个经济法理论体系的。然而,这一格局的形成并非是经济法学者的有意回避,而是传统的司法研究进路在经济法上的作用空间较为有限。司法作为一种国家权力安排,其势必会对外界产生影响,经济法语境下的“国家干预”或者“政府监管”都是可能被影响的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我国高速铁路系统规模逐渐扩大。列车在高速行进过程中与轨道不断触碰产生振动,通过路基和地基土体向周围扩散,影响范围涉及居民生活区、古建筑物、使用精密仪器设备的工厂、实验室等。在城市的有轨交通网线覆盖率日益提升的大环境下,高速列车对环境振动的影响逐渐突显。随着海底环境中隧道和高铁等工程技术的研究与推进,我国海底高速交通网线的实现指日可待,同样的环境振动问题也会发生在海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化石能源被大量开采和消耗,由此引发的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为提高多种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和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气电综合能源系统开始得到发展并受到重视。天然气系统与电力系统两种异质供能网络间的深度耦合一方面提高了能源供应的灵活性和利用效率,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运行层面的多重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对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水平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对气电综合能
热化学吸附储热系统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兴技术,可以用来解决能源供需在时间、空间和强度上的不匹配,有助于提高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率,推进能源脱碳化的进程。在利用低品位太阳能和工业余热的温度范围内,热化学吸附储热系统的典型工质对主要是无机盐/水和无机盐/氨。考虑到安全和成本因素,应用于建筑物热能储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无机盐/水工质对。然而,无机盐/水工质对在实际的热化学吸附储热应用中仍面临反应速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时期,压力与挑战并存,经济增速相对放缓,新业态、新经济快速发展,当务之急是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尤其是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是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目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但在社会和经济领域,失信问题高发、频发的态势并未得到根本的遏制,随着经济转型的加快,在现有监管制度尚未完善的情况下,违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