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无反应肺炎的原因、病因诊断及治疗,从而总结临床上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我院呼吸科47例无反应肺炎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以及出院后随访结果,对临床表现、影像学、病原学、诊断和治疗进行评估。【结果】47例无反应肺炎患者中,年龄18~88岁,平均年龄57±16岁。主要临床症状有:发热占63.8%,咳嗽80.8%,咳痰40.4%,咯血8.5%。其中发病原因为感染因素者占42.6%,病因不明48.9%,非感染因素占8.5%。其中感染因素组与病因不明组相比,无论在主要临床症状方面(发热、咳嗽、咳痰等),或实验室检查(血象、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性指标)上均无差异(P>0.05),感染因素组最终通过呼吸道标本培养、纤支镜毛刷、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等方法明确病原体,并通过更换治疗方案后病情好转,值得重视的是在感染因素组中结核发病率高达15%。病因不明组中15例患者经入院规范抗感染治疗2周临床症状缓解,4周复查肺部CT炎症基本吸收;余8例抗感染疗程延长至4周后临床症状消失,8周后影像学复查炎症完全吸收。【结论】无反应肺炎发病原因主要分为两类:感染因素及病因不明,其中两者在临床症状体征或实验室炎性指标检查上相比均无明显差异,因涉及到两者治疗方案的区别,应当加强病原学检测,必要时尽早行有创检查以明确诊断;感染因素中结核的发病率较高,值得临床医师重视。在无反应肺炎治疗上,应采取抗生素联合方案,应覆盖非发酵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时要保证对肺炎球菌和非典型病原体等CAP常见致病菌的疗效。部分患者可考虑延长抗感染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