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隔震结构抗震性能与抗倒塌能力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liuyong4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长隔震结构是目前隔震工程中常被采用的隔震结构形式。其中大底板多塔楼结构能解决毗邻建筑或需设变形缝的建筑在隔震时需要保证隔震支座无阻碍移动而导致上部结构的变形缝较宽的问题。虽然隔震结构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但目前国内外大部分隔震结构还未经过强震检验,其震害资料很少,所以对隔震结构地震易损性的分析很有必要,其有利于现代城市震害预测工作的开展。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整体式超长隔震结构和多塔式超长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易损性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1)分别介绍了隔震结构的发展与应用、结构地震易损性及结构倒塌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目前隔震结构震害资料缺乏的实际状况,提出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法进行隔震结构地震易损性研究;2)介绍了基础隔震结构的动力弹塑性分析模型、运动方程及地震反应的分析方法;3)针对隔震结构体系的特点,对地震动记录、地震动强度指标、结构需求参数的选取进行了研究。利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建立整体式和多塔式超长隔震结构有限元模型,对结构进行增量动力分析,得到对应于不同破坏状态的50%分位IDA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多塔结构的抗震性能略优于整体结构;4)根据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将IDA的分析结果应用于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中,分别给出整体式和多塔式超长隔震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显然,整体结构的易损性略大于多塔结构;5)根据结构的倒塌易损性曲线,计算结构的抗倒塌储备系数,整体结构的抗倒塌储备系数小于多塔结构,这说明,多塔结构的整体抗倒塌能力略优于整体结构。最后,根据这些计算结果,对类似实际工程的设计提出了一些具有参考意义的结论。
其他文献
  众多的期刊都是用方正书版排版软件编排文章,编辑用其打印出来的纸质文稿编辑校对,一般都要在纸质稿上进行多次编校。若编辑自己能用方正书版软件在计算机上操作,则编校文章
在高层建筑较多的地区,风荷载和地震作用都应在设计中重点考虑,对比结构在两种荷载下的响应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分别研究结构的风振响应和地震响应成果较多,而对两者的比较研究
  为进一步提高科技期刊校对质量,在常规校对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校对理念和方法。实行互校及单项校对,可以使编辑之间达到相互提醒、相互检查和相互
加热、碱解预处理通过释放污泥细胞物质实现污泥减量,具有技术实现简单,操作方便、相对较成熟等特点,是目前应用研究较为广泛的污泥减量化方法之一。本试验以城市污水厂剩余活性
  依据可获性、科学及合理性等原则选取相关指标,指出选取指标的原因并赋予其相应权重,从而构建国内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针对我国高校综合性社会科学类学术
  加强科技期刊制度建设是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和出版质量的保障,也是规范编辑部组织和个人行为的基本要求。构建了科技期刊管理制度体系,并对各项制度应包含的内容要素进行了分
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历程(evolutionaryprocess),自然选择究竟在人类基因组留下怎样的痕迹,是我们今天一直想解开的秘密。自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问世以来,人类对自己朦胧的过去一直
近年来,壁厚大于6mm的冷弯型钢结构构件已开始在很多新型轻钢结构体系(如低层、多层住宅等)中使用,但我国现行的规范只对壁厚大于2mm和壁厚小于6mm的冷弯型钢有明确的规定,因
随着钢管混凝土理论的不断深入和完善,钢管混凝土结构形式以其特有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大跨度空间结构以及地下结构工程中。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通常是先安装好空钢管
  校对工作对保障和提高出版物质量至关重要,在日常工作中,除了要贯彻落实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勤于思考总结,发展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和好方法,推动出版事业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