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拼贴空间的设计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多元共存’、‘和而不同’乃是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在这种多元融合意识的引导下,笔者倡导整个建筑界也应该利用这种拼贴的思想来重新审视城市空间设计问题,承认拼贴在同一城市空间中的各种元素的积极意义。 在柯林·罗《拼贴城市》思想的启发下,笔者将研究对象缩小,提出城市拼贴空间的概念,将建筑看作城市空间的垂直界面,并将建筑具体化为设计要素,强调新元素插入界面后对原有空间甚至整个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试图在理论层面上初步探讨新元素与旧元素或原有环境的相互协调问题,从而达到不断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的目的。相对于以往的城市设计研究,城市拼贴空间的设计研究问题更加具体、实际。 笔者在解析篇中,从城市拼贴空间的定义开始,分析了其类型、特性和该项研究的功能,将城市拼贴空间分成三个层次来分析每一层次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深入到设计的探索篇,笔者根据城市拼贴空间的特点试列出了整理、关系、形体、材料、色彩、细节、景观、场所、观念、资金这十个根据条件约束必需着重考虑的设计要素并逐一分析,对新旧要素的组合方法、应遵循的形式美学法则、城市拼贴空间的设计理念进行了研究,还采用表格的形式按照各个要素分析了大量成功案例,总结出了一些综合设计手法。借鉴前人成果提出了城市拼贴空间设计的评价标准和发展策略;最后在实例篇中,笔者以跟踪调研的什刹海历史保护地区的演变研究和参与设计的2008年城市环境整治西二环试点工程进行分析,作为实践层次的研究。 由此,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全文对城市拼贴空间设计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期望借助此文完善现有的城市、建筑设计观念,并将研究应用于实践设计领域,这就是本文力求的目标之一。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新一轮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农村的基础设施及精神文明等各项建设有序展开。农宅作为新农村建设重要一环,需摒除现今农宅中存在的舒适性低、能耗高、技术落后等普遍特性问
日照和通风是人类居所不可忽视的条件,它们是可以运用规划、建筑手段而获取、改善和利用的。南方(广州)地区属建筑气候Ⅳ区,地理气候条件决定了南方住宅设计注重夏季防热、防雨
本课题希望利用高校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城市设计的最新理念、空间环境的最新理论,通过对国内外校园规划的实例分析,研究高校校园的变化及高校教学理念的改革对校园室外空间环
论文以宋人李诫撰写的《营造法式》卷第十四"彩画作"为基点,对彩画作制度进行逐字逐句的释读,对后附图样进行细节上的比对,并对彩画作每色制度中包括设色、纹样、构图等诸方
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里,存在着一系列古老的自然和人为场所.场所中积淀了其变迁进程中与之相关的种种物质层面以及精神层面的,显性和隐性的一系列自然和人为因素,并籍由种种线
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体系构建的研究思路是:以生态理论为指导,以低技术理念为技术原则,运用适宜的、经济的技术手段,利用存在于景观内部及外部环境中的能量,实验性地实现了城市冬季
随着我国钢铁产量的不断增加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加强,钢铁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论文以大型钢铁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钢铁企业环境污染的特点及主要污染物的产生、排放情
在我国当前方兴未艾的城市设计实践活动中,我们无法回避这样的现实:我国城市设计的编制成果往往得不到有效的实施,而容易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这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问题。从西方发
本文以国家图书馆现存《样式雷图档》为史料依据,以理清圆明园兴建格局的变迁为主线,观照乾隆九年(1744年)绘制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成书于乾隆末年的《日下旧闻考》以及国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积极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的基本政策,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生活节奏和生活压力也不断增大,为了调节自身的生活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