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多元共存’、‘和而不同’乃是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在这种多元融合意识的引导下,笔者倡导整个建筑界也应该利用这种拼贴的思想来重新审视城市空间设计问题,承认拼贴在同一城市空间中的各种元素的积极意义。
在柯林·罗《拼贴城市》思想的启发下,笔者将研究对象缩小,提出城市拼贴空间的概念,将建筑看作城市空间的垂直界面,并将建筑具体化为设计要素,强调新元素插入界面后对原有空间甚至整个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试图在理论层面上初步探讨新元素与旧元素或原有环境的相互协调问题,从而达到不断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的目的。相对于以往的城市设计研究,城市拼贴空间的设计研究问题更加具体、实际。
笔者在解析篇中,从城市拼贴空间的定义开始,分析了其类型、特性和该项研究的功能,将城市拼贴空间分成三个层次来分析每一层次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深入到设计的探索篇,笔者根据城市拼贴空间的特点试列出了整理、关系、形体、材料、色彩、细节、景观、场所、观念、资金这十个根据条件约束必需着重考虑的设计要素并逐一分析,对新旧要素的组合方法、应遵循的形式美学法则、城市拼贴空间的设计理念进行了研究,还采用表格的形式按照各个要素分析了大量成功案例,总结出了一些综合设计手法。借鉴前人成果提出了城市拼贴空间设计的评价标准和发展策略;最后在实例篇中,笔者以跟踪调研的什刹海历史保护地区的演变研究和参与设计的2008年城市环境整治西二环试点工程进行分析,作为实践层次的研究。
由此,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全文对城市拼贴空间设计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期望借助此文完善现有的城市、建筑设计观念,并将研究应用于实践设计领域,这就是本文力求的目标之一。